“按照我本來的計劃,是打算以物換物,跟陸天峰借用工具,然後就地取材,製造獨木舟的。”
“這樣一來,最多花費一兩天的時間,我就能夠做好充足的準備,嘗試著能否返回科莫多島。”
“但因為衝突的發生,導致計劃直接流產,我只能另尋它法。”
陳宇站在一棵大樹之下,表情略顯遺憾。
他伸手拍了拍痕跡斑駁的樹幹,繼續說道:
“很多樹木都可以用來製作獨木舟,只要材質足夠堅韌就行。”
“比方說杉樹,楠樹,松樹等等,印第安部落還有專門用樺樹皮製作而成的獨木舟,極具特色。”
“當然了,像我面前這棵巨大的望天樹,也是上好的材料。”
“熱帶雨林裡的植物生長速度非常之快,視不同的種類而言,只需要3080年,它們就能夠長到幾十米高,直徑五六十公分。”
“也有一些活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究極古木,能夠長到直徑兩米到四米。”
“但這還不是最變態的,歐洲中部的瑞典,有一棵雲杉,活了大概九千五百年,幾乎見證了整個人類文明的興衰史。”
“與它相比,這島上的樹木,都還很年輕。”
“前面我們曾經提到過,熱帶雨林的生態系統極為獨特,更迭速率極高。”
“這是因為這裡全年高光高熱,水分充足,所有的植物生長的速度幾乎是其他地區的兩倍。”
“所以競爭也顯得尤為激烈,它們都在瘋狂的爭搶地盤,奪取光照和熱量,藤蔓植物改變了整個雨林的下層生態系統。”
“連大樹的生存空間也遭到擠壓,根據統計,熱帶雨林的樹木,平均壽命只有186年,遠低於低氣溫地區,只有極少數的樹木,因為自身特性,能夠活上很長的時間。”
“比如樹冠龐大,根系發達,適應力極強,擁有下垂氣根的榕樹。”
“枯死的樹木容易從根部腐爛,從而倒塌,但這種材料,大機率只能當做木柴,蟲蛀和風化令得它們失去了某些特質,比如說堅韌度。”
“所以要製作獨木舟,枯木絕非是良好的選擇。”
“前兩天才下了一場暴雨,風不算大也不算小,在這種情況下,真正的參天大樹和低矮的小樹,反而不容易被折斷。”
“倒是高度在二十米左右,樹冠發達的樹木,在本身泥土被雨水浸泡得極度鬆軟的情況下,最有可能被狂風連根拔起。”
“我今天的目標,就是找到一棵這樣的樹木,不用多粗,直徑五十公分就行,希望一切順利。”
溼熱的環境令得陳宇相當的難受,尤其是他還揹著揹包,穿著短袖體恤。
汗水幾乎將前胸後背都是打溼了。
“熱帶雨林全年氣溫在2030度左右,其實相比各種“火爐”地帶,或者說我之前去過的天疆大沙漠,這裡的氣溫並不算高。”
“平均氣溫28攝氏度能有多熱?關鍵是溼熱的氣候,會令得人體相當難受。”
“原理其實很簡單!”
“人體散熱百分之九十依靠面板,在炎熱的環境下,內迴圈系統會將體溫儘量維持在3738度左右。”
“一旦閾值過高,便會透過排汗這種方式給身體散熱。”
“事實上,排出水分其本身並不能散熱,帶走熱量的方式,是汗液當中的水分蒸發,最終留在面板表面的,只有鈉,鉀,氯等化合物。”
“而高溼度的環境,會阻礙水分的蒸發,這就是溼熱環境對人體的危害。”
“和沙漠裡的燥熱,完全是兩碼事,沙漠氣溫高,脫水太多,造成鹽分大量流失,電解質失衡。”
“雨林氣溫不算太高,但環境溼熱,汗液時常停滯在體表,身體積熱難以散發,反過來令得人體核心溫度上升,使人患上“熱病”。”
“那麼很多水友可能要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