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風、奔馬,還有風龍三方的合作計劃中,雲風是作為提供刷榜買榜團隊的一方。
他背後的雲風集團經營媒體、娛樂行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對其中的門道很是瞭解。不但自己培養了多支專業的刷榜團隊,更和許多水軍組織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
三方規定了各自的名額限制,在一個月內,雲風最多可以弄7款遊戲進行刷榜,奔馬是5款,風龍2款。
這些遊戲不是全部塞進綜合榜的前一百,而是會分散到各大榜單當中。這樣的話,一個遊戲大概能在榜單上呆上半年左右,足夠賺不少錢了。
就這個計劃實施兩個多月以來,現在國內能看到的各個手遊榜單還有推薦,除了勇者遊戲那幾家自己的,基本上全部都被雲風奔馬風龍三家公司壟斷了。
網上天天罵他們,可是影響卻不大。
大部分玩家接觸一款手遊,要麼是透過廣告,要麼是被他人安利,再有就是靠各個榜單了。
雲風在廣告上投入的錢不少,再把榜單一壟斷,憑藉著抄來的極具吸引力的遊戲設定,玩家源源不斷的入坑。
雖然減去成本之後,不見得比以前多賺多少,但是能讓勇者遊戲少賺,他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這個計劃裡最關鍵的一點在於,那些應用商店必須默許他們的刷榜行為,不然你這邊刷了一堆資料,人家直接給你清除了,那就白忙活了。
雲風的做法是,能用錢收買的就直接收買,不能用錢收買的,就用利益讓對方保持沉默。
有一些應用商店,一開始是打算整治刷榜行為的,可是當他們發現,雲風的刷榜行為是長期的,將給自己的平臺帶來持續的流量和收入增長時,他們沉默了:
我們不公開支援,當做沒看到總可以了吧。
反正所有平臺都這樣,也不差我們這一家啊。
有的平臺一開始表示反對這種行為,把雲風三家的遊戲撤掉了,可是他們發現光是自己這麼做沒用,其他平臺都默不作聲。而且雲風不是刷一兩個月,他們是打算一直刷下去,那自己的堅持還有什麼意義?
就是抱著這樣的想法,在雲風的金錢攻勢下,大部分平臺都淪陷了。
......
為了表示對石宏還有陸文林的信任,也為了避免麻煩,梁興學找了專人和這兩家公司對接,這個人會負責和石宏陸文林還有刷榜團隊聯絡。
就比如石宏有個遊戲要上架,他只需要把名單交給這個負責人,並在之後支付相應的刷榜費用,負責人就會去找雲風的刷榜團隊,幫石宏把遊戲排名刷上去。
石宏可以要求,刷哪些榜,大概要刷到多少名,要在榜上待多久。
要是想直接買榜、買推薦的話,這個價格會更高一點。
本來這麼做能節約很多事,梁興學作為雲風的總經理,也不可能事必躬親,奔馬和風龍每上架一款遊戲,都自己親自過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