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遊戲的前身是一家荷蘭的日化公司,也就是生產洗髮水、沐浴露等日用化學品的公司。在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一度是歐洲日化企業中的佼佼者。
上世紀九十年代,恰逢天鷹座破產,遊戲市場受到劇烈衝擊,大量遊戲公司和工作室接連倒閉破產,這場災難由美利堅開始蔓延到了歐洲,最後向全世界擴散。
整個遊戲行業進入了低迷期。
剛巧摩尼格爾的日化公司也因為市場競爭力衰退,每年利潤不斷下跌,所以總裁摩尼格爾打起了投資的主意。
於是那個時候,銀河日化收購了不少各行各業的公司,這裡面有英國的船務公司、法國的能源公司,同樣不景氣的底特律汽車零件廠,再有就是一些遊戲工作室了。
讓摩尼格爾沒有想到的是,這裡面後來帶給他最大回報的竟然是那幾家遊戲工作室。
其中一家名叫午後早餐的工作室,在98年的時候開發了一款橄欖球遊戲《橫衝直撞》,在兩年內創造了400多萬的銷量成績,光是在美利堅就售出超過300萬份。
要知道這個時期是公認的遊戲寒冬期,整個市場都還在天鷹座倒閉的陰影下,所以這實在是一份驚人的成績,午後早餐因此“一戰成名”。
據說當初摩尼格爾在公司會議上,聽到自己旗下的一家遊戲工作室,在短短一個月內就賣出了100萬份的遊戲,為其帶來了2000多萬美元的收益,說的第一句話是:
“wtF?!!”
遊戲大賣,出乎了摩尼格爾的預料,隨後《橫衝直撞2》順理成章的提上了議程。讓摩尼格爾笑的合不攏嘴的是,二代的銷量比起一代也不遑多讓,同樣是首月破百萬。
那個時候摩尼格爾已經對其他公司緩慢的收益、甚至賠本失去了耐心,一狠心把那些公司又轉手賣了出去,甚至連公司的主業——日化產業,也一併甩手了。
銀河日化從此改名成了銀河遊戲,開始了它在這個行業的稱霸之路。
在嚐到了甜頭之後,摩尼格爾緊接著又收購了不少遊戲公司。
銀河遊戲如今之所以位列世界第一,那是因為旗下擁有的七八十家大大小小的工作室,這裡面聲名赫赫的不在少數。
當然,更恐怖的是銀河遊戲手裡捏著的大量遊戲iP。
拿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就能說明了,兩年前正是雲風和大擎爭得最兇的時候,那個時候,雙方不斷的從國外引入各種知名iP,改編各種國內版本的手遊、網遊。
毫不誇張的說,雲風和大擎買的授權裡面,十個起碼有五個是銀河的。
可想而知,這兩家公司要給銀河遊戲送多少錢。
實際上,自從千禧年之後,銀河遊戲就過上了“地主收租”般的滋潤的日子。尤其是天鷹座倒閉的影響逐漸降低,遊戲行業逐漸復甦之後,銀河遊戲的發展稱得上一日千里。
但是日子一長,摩尼格爾老派資本家的性格就暴露出來了。
在做日化的時候,摩尼格爾就習慣對底下的員工進行壓榨,到了銀河遊戲階段,他依然抱著同樣的理念,甚至變本加厲。
銀河遊戲開始瘋狂壓榨手下的工作室,短短三年內,午後早餐就被要求將《橫衝直撞》做到了第六代。
可想而知,這樣的更新速度下,遊戲質量如何保證。
當《橫衝直撞6》發售的時候,首月銷量僅僅只有40餘萬,媒體評分更是低至5.8分。評論員毫不客氣的指出,這就是5代的翻皮作品,跟3代比也沒有多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