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臺的節目太少,每天基本上都是一個故事,一段時事分析,一首歌曲。
雖然時間簡短,但不知道俘獲了多少聽眾的心。
“卡噠”
諾亞關上了收音機,還沉浸在音樂中的武士們都清醒了過來。
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好厲害的歌曲,以吾等千錘百煉的內心都被其攻破,有種想要奮勇向前拼殺的決心,這個收音機很厲害。”…
恕諾亞說一句大實話,這群武士從出了和之國開始,就一直咋咋呼呼的。一點千錘百煉的心都沒有看出來。
像是真正錘鍊出來的赤鞘們,則在仔細的思索收音機這個東西。
傳次郎是跟著日和學過不少革命軍知識的。
已經看到了這種宣傳方式的厲害,裡面的內容都具有非常強大的傳播性。
故事以趣味性為主,老少皆宜,有文化沒文化都可以聽得懂。
時事分析裡的立場觀點也有不少看似客觀實則主觀的內容。
擱在這個時代,實在是亂殺。把大海最上層的資訊用一種偏向於自己的角度闡述出來。
還把觀點灌輸進聽眾心裡,這是在潛移默化的影響海域中的每一個人。
歌曲更是直擊心靈,把內容砸進了大眾的心裡。
裡面的精神和情緒幾乎就是貼臉輸出,這一波王炸。
只要聽了電臺,就會留下深深的痕跡。
它不只是一個會說話的科技造物,更是一雙眼睛,代替著普通人看往大海的眼睛。
更是一雙耳朵,代替普通人去傾聽另一個世界的聲音。
更是一雙手,抓住了大眾的心。
大海上不是沒有類似的東西,世界政府的直播電話蟲,和之國的畫布,都是這樣的東西。
但是在普及率上和收音機這樣的東西比,那就是天差地別。
內容上也是落後了幾百年的感覺,全程吊打。
他們根本沒有透過這些科技來改變普通人思想的想法。
某種程度上,世界政府與和之國做了同一件事,就是拒絕改變。
“好了,關於收音機和電臺,如果你們感興趣的話,日後會在課堂上講給你們聽的。現在我們要準備靠岸了。”
“靠岸?這麼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