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名山大川皆以山高水深或有神物所居著稱,再不濟茂林名木與尋常飛禽走獸應該也不少。然而無盡荒原內生機勃勃,卻連綿千里皆是沼澤,其上水草無數,看似茂盛,卻皆是枯黃之色,更甚者或黑或褐,極為詭異。而令紀源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神識落到地面查探時,竟無一活物,再往地下深入,神識竟被那些顏色怪異的雜草阻滯,即便勉強透過其中縫隙,下面的沼澤地亦如一堵厚厚的牆面一般,無法探尋半分。
紀源回頭詢問操控飛舟的晏懿“可知下面的雜草與水土是何種材質,竟能將神識阻隔到如此程度?”
晏懿微微一笑“我勸你別打這些東西的主意,我等可是在這下面吃過大虧的。”
紀源不明所以,名為古山川的武夫靠到紀源身邊笑道“你們這些個修仙的總喜歡與人賣關子,太不實在。”
隨即,將他們先前深入此地的見聞說了一遍。
大明立國初期,整個國土還不過如今的一半,北邊是極寒之地,難以開疆拓土,東北是仙國屬地,自然不敢前往冒犯,東邊與東南分別是大泉與大夏的領地,經過多番征戰互有得失,邊境也漸漸安定下來,唯獨西邊這片人跡罕至的無盡荒原是無主之地。
大明尚武,卻也渴望東邊沿海國度的富庶生活,便一路西進,在原本與無盡荒原的山林之中開拓出如今最為遼闊的寧州。可到了這片沼澤地後卻發現,此地無論如何也不適合人類生存,原因就在於此地之水無法飲用,此地之土也無法耕作,因此,也被稱為荒原澤。
後來開疆司成立之後,在國師晏懿的帶領之下深入此地,試圖查探出這片沼澤的大小。還真讓他們將此地查探明白了。
無盡荒原與大明疆土接壤的那一塊沼澤地約莫千里方圓,再往西走便是一片高山密林,期內雖說瘴氣無數,稱為避瘴林。若能在開疆司的合力處置之下,驅散瘴氣開闢出一個新州也不是不可能。
自此,大明國君將此事全權交與晏懿,著戶部、工部合力,試圖在荒原澤上開闢一條通往避瘴林的官道。
這批人數量極為龐大,四五萬之多。開疆司的修士僅僅佔了不到一成,其餘皆是工、戶兩部所派凡人。
然而在開工之後,僅僅十餘日,開路的民夫竟死了數百人。
不論開疆司的修士如何查探,皆無半點結果。
晏懿親自前往檢查身亡之人的屍身,竟然發現,所有人的身上皆沾染了某種氣息怪異靈氣,那種靈氣極為微弱,卻能深入常人筋脈骨髓,汲取常人氣力,直至氣血耗盡。
晏懿趕忙叫停了工程,帶著幾位親信,於荒原澤沿途尋找那股不明靈氣的來源,未果,只好暫時將此事擱置。
直至數年之前,名為何朝方的老道突然找上晏懿,只言自己在避瘴林深處發現了某些怪異靈氣,與荒原澤上的極為相像,這才有了他們等人前往那處無名地宮的一行。
回來之後,結合多年來的探究,晏懿這才明白,大明立國前的古閩國之所以從未將此地納入版圖,皆因整個無盡荒原乃是一處禁忌之地,又或者說,這裡的水土壓根不是水土,而是某種上古巨獸遺留下來的屍身殘骸。
就拿荒原澤來說,期內的土是那無名巨獸的屍骸,其上的水是巨獸的屍液,其上的草則是巨獸的毛髮。
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巨獸不知死了多少年頭,身上的死氣卻始終未散,隱隱存於毛髮體液之中。修士若是碰觸了倒無大礙,畢竟有靈氣護體,可也會導致壽元大損,修為跌落。可尋常之人可就沒那麼好運了,一身生氣在死氣侵蝕之下,不出幾日定然斃命。
紀源這才明白過來,難怪晏懿不讓紀源下去查探。
可回過頭來一想,還是覺得不對。
“紀源整個無盡荒原大部分地區都是那巨獸的屍身,何緣獨有這荒原澤會如此,避瘴林內卻生機勃勃?”
古山川回道“我們一開始也被此事困擾,直至後來深入那處地宮之後才明白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