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今天的預演,想必明日的經延也不會出什麼意外……吧?
日講完畢,秦檜等人恭送皇帝陛下的行駕離去後,這才轉身離開。
“方才陛下的叮囑,想必你們也聽到了。”
來到文華殿前,秦檜轉過身望著四個日講官:“日後的講章都要更早送往文淵閣與東閣,交由本相與丁侍郎。”
湯思退當即應道:“是,秦相。”
其他幾人也紛紛領命。
秦檜見狀微不可查地點了點頭:“另外兩人並未在此,爾等轉告就好,各自回衙吧!”
說完就直接轉身離去了。
湯思退見狀急忙快走幾步,緊跟在秦檜身後,他去中書省和秦檜同路,這種巴結領導的好機會可不能錯過。
李格非行禮告辭後,也向禮部走去,而諸葛亮和包拯兩人則是結伴回了翰林院。
日講官其實有專門的值廬,但現在卻形同虛設,一個人也沒往那邊去。
因為從前的日講官都是翰林,擔任了這個職位就不用到處跑了,連翰林院去的次數都不多。
而現在的日講官則帶上了外朝的人,他們衙門裡還有一堆事等著這些人,自然不可能在日講官的清閒值廬裡待著。
禮部。
剛進行完日講的李格非從衙門的大堂門口走進來,望見他的官吏無不上去行禮問好,其中不乏巴結討好之意。
甚至還有不要聽到動靜的官員特地從值房跑出來,也要在李格非面前落個眼緣。
而在這幾天,李格非剛上任時被皇帝陛下召見過的事也不知被誰扒了出來。
大家都明白,在陛下和諸多大老那裡掛了號,這位員外郎飛黃騰達的日子恐怕不遠了。
李格非回到衙門後,並未先回他自己的值房,而是先來到了禮部右侍郎的值房外。
曾經的右侍郎宋喬年落了個闇然收場,如今取代他的正是蔡卞,也就是祠祭司的直屬分管上司了。
李格非剛敲完門,裡面就傳來了蔡卞的聲音:“進來。”
“見過部堂大人。”
李格非進去後同他行了一禮,望著蔡卞的目中帶著幾分複雜。
相比於上一個上司宋喬年,李格非對蔡卞的感官更好。
這當然不是因為蔡卞是大權臣蔡京的弟弟,背靠大樹好乘涼,而是兩人之前曾有過交集。
李格非小姨子的兒子,也算是秦檜妻族表弟,曾因意外進了京兆府的大牢,那時蔡卞還不過是從六品的京兆府推官,剛好負責審理此桉。
最開始秦檜和李格非他們還以為蔡卞一定會幫蔡京,然後救下當時的隴西郡守宋昪。
但蔡卞當時非但沒幫他哥哥要挾秦檜,反倒堅持要秉公處理,沒有證據就不肯結桉。
而且,最終他也沒向任何人妥協,直到被調到了刑部,換了一個新推官過去,才把人放出來。
面對朝中的兩大權臣,堅持公義一點也不低頭,無論誰見了這種人印象都會非常深刻,李格非也不例外。
自從那時,他就對蔡卞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而當時的李格非就已經是正六品的太學博士了,比蔡卞那個從六品推官的品級還要高。
但時過境遷,只是不到一年時間,蔡卞就成了正三品的禮部侍郎,成了李格非的頂頭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