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相,替朕擬旨吧。”
秦檜有些愕然,他有想過事情會很順利,可以也沒想到會順利到這個地步。當場又是什麼意思?
沒給他思索的時間,老太監迅速端來了筆墨紙硯。
秦檜也顧不得再思考,而是金毛提起筆,準備聽皇帝陛下的旨意。
“今有禮部祠祭司員外郎李格非、通事舍人湯思退、戶部郎中張祿才良德賢,特加翰林編修,與翰林修撰諸葛亮、翰林編修包拯、翰林編修王華一同進日講,侍經延。”
李乾的話說到一半時,秦檜擬招的手就頓了片刻。
但他並沒有停下,是跟著李乾的話,又將其寫完。
直到放下筆後,秦檜才抬起頭來,深深地望了皇帝陛下一眼。
“陛下,臣有一事不解。”
李乾也饒有興趣的看著他:“難得還有秦相不解的事,但說無妨。”
秦檜深吸了一
口氣,開問道:“翰林編修不過正七品的官職,陛下又何須以大加小?”
“臣以為令這三人以本職進日講亦無妨。”
李乾知道秦檜肯定明白自己的用意,但既然他在這裝傻,那李乾也跟著他裝傻。
“哈哈,看來秦相也有孤陋寡聞的時候。”
李乾笑著從座位上站起來,緩緩來到桌前:“既然如此,那朕就為你解解惑。”
“近日朕查閱典籍才知道,原來歷代先皇所用之日講官,都是來自於翰林院,以翰林充任。如今朕既開經延,也得遵祖制。”
“給這三名非翰林觀加上翰林院的官職,一是順應祖宗之法,二也是讓他們更名正言順的就任日講官。”
秦檜深吸了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邪火。
他堂堂右相,難道還不知道這個?
但問題是李乾抬出來的要素是在太多,他一時竟想不出什麼反駁的道理。
散館之後他秩升正七品,然後在授官的時候,被吏部分配了一個郡通判的職位。
郡通判是地方正七品,而庶吉士則是秩同京官正七品,按理說不該這麼分配,這明顯就是讓李格非吃虧了嘛!
李乾摩挲著自己的下巴,目中閃過一抹感興趣之色。
他倒是知道這是為什麼,京官比地方官地位高,這只是潛規則罷了。
實際操作中,不管是官員和皇帝都會默默遵循這個規則,但這樣的規則一般卻不會被拿到明面上來說。
所以,不管吏部是給他分正七品地方官還是正六品地方官,都屬於正常現象,誰也無法置喙。
嫌不公平?這官你可以不當啊!
不過……
李格非當時可是宰相的女婿,這種不公平怎麼會落到他頭上?
難不成是老丈人故意鍛鍊女婿的戲碼?
李乾有些惡趣味地想著,這種情況在朝中高官們之間可是極為少見。
畢竟體驗、鍛鍊只不過是大人物們湖弄下面人的說法罷了,還真沒見過幾個人捨得讓自己的親近後輩去下面蹚渾水的呢。
不過結合李格非那種安於現狀的性格,這也似乎不是不可能。
這麼想著,李乾又把手中的履歷繼續向後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