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應該是二百五十章……章節名暫時沒法改)
傳臚完後,便是御街誇官之時了。
一杆金龍旗杆挺立,上懸著一張赤黃榜文,這是今科進士們的排名,而且與外面貼的金榜不同,這就是剛才秦檜手中的那一份。
禮部尚書王莽立在前方,早就等著他們三個了。
“拜見大宗伯。”三人齊齊施禮。
“無需多禮。”
今天王莽也笑呵呵的,捋著如鋼針般的鬍鬚道:“今日本官送你們上馬!”
說話間,京兆尹王縉和永壽、興安兩縣的知縣一人牽著一匹馬,已經來到了這邊。
期間還有宦官來到這邊,幫他們三個披紅帶繡。
“狀元郎,請。”
王莽笑著就要拉諸葛亮上馬,諸葛亮也知道這是朝廷的規制,便沒拒絕,而是拱手道:“謝大宗伯。”
2k
說罷便在王莽的幫助下跨上了那頭通體雪白,沒有一絲雜色的高頭大馬。
京兆尹王縉則親手牽著馬韁,今日也笑的格外喜慶,像個歡喜佛……不,彌勒佛。
隨後另外兩人也上了馬,由京城的三位父母官親自牽馬,御街誇官。
最前方是長長的儀仗,隨後兩排金甲禁衛列隊而出,兩名官兵手持著“新科狀元”的彩旗,這是每個狀元都標配的。
但在諸葛亮身前,還有一張“三元及第”的彩旗,這就是他獨有的了。
另外兩位則只有榜眼旗和探花旗。
在他們後面,則是八百多名新科進士,他們可沒有馬騎,只能在後面用腿走了。
長長的儀仗出了含光門,來到了朱雀門大街上,這邊早就已經是萬人空巷、人山人海了。
御街誇官三年才有一次,比皇帝陛下出行還稀少,京城的百姓們無不想見識見識朝廷的新科狀元。
道旁人群左右而分,還有官兵設卡,維持著秩序,不讓這些人衝到前面來。
但即便如此,還是熄滅不了百姓們的熱情。
一陣陣歡呼聲從人群中傳出來,甚至還有人準備了一籃子、一籃子的花瓣,一把一把撒到空中。
一時間五色春風飄蕩,迷人眼簾。
諸葛亮和王華都是極富魅力的中年男人,長鬚飄飄,溫和儒雅,此刻披紅帶繡,騎在高頭大馬上,有狀元和探花的身份加持,不知迷倒了多少少女。
而包拯雖長著一張生人勿近的國字大黑臉,但卻別具一番威武陽剛之氣。
在這個不追求小白臉、小鮮肉的時代,同樣異常的吃香。
“不愧是文曲星下凡,狀元郎也太英武了!”
“他剛才是不是往這邊看了?”
“不知道狀元郎有沒有成親……”
整條街上的歡呼聲九成給了走在最前面的狀元,一成給了探花和榜眼,剩下的進士們……幾乎沒有。
但即便如此,大家還是非常享受這個過程,因為一輩子也只有這麼一次。
十里御街誇官,對進士們來說似乎稍縱即逝。
他們在朱雀門大街上繞了一大圈,最終來到了京兆府衙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