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同他一打聽,就能知道那人是誰了!到時候再幫你報仇!”
“我……”
秦滸張了張嘴,有心想說你別幫我報仇了,我不想再看見那人,但望著秦禧的臉,卻怎麼也說不出口。
“那就多謝兄長了……”
秦禧坐著的馬車從國子監離開,向著右相府一路而去。
但國子監這邊卻一直忙到深夜,最終才堪堪趕在宵禁到來之前,把所有的進士服都發了出去。
~~
翌日清晨。
今天就是殿試放榜的日子,同時也是舉辦傳臚大典的日子。
在京的官員無論品級大小,只要沒有要緊的差事在身上,全都要出席。
先是文武百官列好班次,分別從承天門的左右門進入宮城,隨即按照會試名次列好隊伍的新科進士們也來到了承天門前。
與上次電視時來次不同,今天他們穿的全都是昨日新領到的進士服。
原本的圓領黑綢舉人服也算得上是低調帥氣,但和這進士服一比,就像是土了吧唧的黑煤蛋,根本拿不上臺面。
進士服分為三部分,進士巾、進士禮服和一隻槐木笏板。
進士巾就是烏紗帽,只有官員和進士能用這種規格的巾帽,只不過進士的烏紗帽和官員的烏紗帽還是不同,帽上有簪著一對翠葉絨花,兩朵花中間還有一銅牌,鏨刻恩榮宴三字,烏紗的巾帽後有一對細長的展翅,翅梢各系有一根兩尺長的皂紗垂帶。
進士禮服也不再是土裡土氣的黑色,而是衣緣青羅的深藍色圓領羅袍,圓領大袖,腰繫黑角帶,十分亮眼。
此刻這八百多名新科進士已經在禮部官員的引導下,按照會試名次的單雙數分列左右兩邊。
就在新科進士們在承天門廣場上列隊的時候,方才進入宮城的百官也來到了乾陽殿前的廣場上。
傳臚大典三年才舉行一次,朝廷的重視程度還是比較高的,此刻乾陽殿廣場上已經嗚嗚泱泱地站滿了官員,但唯獨留出了中間一條大道。
文官位東面西而立,武官位西面東而立,按照官職大小,井然有序排列在廣場上。
這時才輪到李乾這個皇帝出場。
一個個身著金甲的羽林禁衛自乾陽宮列隊而出,手持金瓜、寶頂、旗幡站在兩側,隨後出來的人間為十班,均在丹陛三層,相間達於兩階,從上站到下。
隨後李乾才乘著簡便的八抬步輦,頂著九龍曲柄黃傘蓋,在持扇宮女和持儀刀宦官的圍攏下緩緩來到正前方。
進士巾就是烏紗帽,只有官員和進士能用這種規格的巾帽,只不過進士的烏紗帽和官員的烏紗帽還是不同,帽上有簪著一對翠葉絨花,兩朵花中間還有一銅牌,鏨刻恩榮宴三字,烏紗的巾帽後有一對細長的展翅,翅梢各系有一根兩尺長的皂紗垂帶。
進士禮服也不再是土裡土氣的黑色,而是衣緣青羅的深藍色圓領羅袍,圓領大袖,腰繫黑角帶,十分亮眼。
此刻這八百多名新科進士已經在禮部官員的引導下,按照會試名次的單雙數分列左右兩邊。
就在新科進士們在承天門廣場上列隊的時候,方才進入宮城的百官也來到了乾陽殿前的廣場上。
傳臚大典三年才舉行一次,朝廷的重視程度還是比較高的,此刻乾陽殿廣場上已經嗚嗚泱泱地站滿了官員,但唯獨留出了中間一條大道。
文官位東面西而立,武官位西面東而立,按照官職大小,井然有序排列在廣場上。
這時才輪到李乾這個皇帝出場。
一個個身著金甲的羽林禁衛自乾陽宮列隊而出,手持金瓜、寶頂、旗幡站在兩側,隨後出來的人間為十班,均在丹陛三層,相間達於兩階,從上站到下。
隨後李乾才乘著簡便的八抬步輦,頂著九龍曲柄黃傘蓋,在持扇宮女和持儀刀宦官的圍攏下緩緩來到正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