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會的程式非常複雜,今夜宮中有不少中官都一夜未眠。
剛過三更天,就有宮女來叫門。
李乾幾乎是迷迷糊糊地被她們伺候著洗漱,洗漱完他才稍稍清醒過來,又吃了點東西,隨後才換上了那一身盛大、繁複的袞冕。
作為皇帝,李乾的事兒比外面的大臣們多得多。
依託於之前的周密準備,正旦的一項項活動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按照程式,李乾在一眾宦官、宮女的陪同下首先來到了乾元宮東側的神寧殿,李乾從未進過這個地方,只知道殿中擺放著各種各樣的神靈雕像、畫像,殿門前則是三尊銅製的香爐。
夜空下繁星點點,銅爐中青煙嫋嫋。
李乾只是來到了龍墀之下,並未再往上走,按照程式,皇帝只需要在下面祭拜便可,向上天祈禱來年豐收。
隨後他又跨越了大半個乾元宮,來到西北側的九霄閣聖御殿,給祖宗們上香祭祀,獻上貢品。
忙完這些,按理說還要去給皇太后豐賀新年,但本朝並無皇太后,李乾就只能對著象徵性的牌位行禮。
作為九五之尊的皇帝,他所需要敬重的也就這些人了。
剩下的就是別人給李乾賀福,李乾的行駕一路來到乾元前殿,一眾后妃們也早早就起來,都等在了這裡,輪番向李乾賀福。
如果這時候有什麼太子、皇子、公主、之類的,也要一起過來,只是李乾並沒有。
后妃們賀福之後,就輪到宦官和宮女們。
只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來給皇帝陛下道賀,要不然那也太麻煩、太冗長了,所以老太監便差了幾個代表進來,剩下的宦官、宮女都在殿外丹墀下跪伏著賀福。
這些都做完之後,後宮的流程就走完了,但李乾的活還沒有完。
他坐著轎子一路來到了承天門樓之後,在這裡開始了漫長的等待,夜空中傳來一道道隆隆聲,伴隨著煙花的爆鳴。
整個京城也漸漸從睡夢中甦醒。
皇城南朱雀門外,這裡早已經聚集了一大批人。
由漆黑漸漸轉為暗藍的天幕上晨星寥寥,大紅的宮牆屹立在寒風中,時不時還有幾縷紅色的鞭炮碎屑被捲過來。
在京的文武官員幾乎都已經盡數到齊了,大家有說有笑地說著過年的趣事。
從秦檜、蔡京這樣的頂級大臣,到最下面的九品芝麻官,京城裡的官員幾乎都到齊了。
百官前方是清一色的緋袍大臣,此時雖然中書、門下兩省和尚書六部之間的氣氛依舊緊張,可大家卻保持明面上的剋制,最多也就是一個冷冷的眼神。
在朝廷百官之側的,則是來自各個諸侯國的人,這些人有的親密的如膠似漆,但有的人之間連最根本的面上和氣都難以維持,視對方為仇寇,劍拔弩張。
但不管多麼緊張,這裡總歸沒有爆發衝突,因為無論是誰想挑起衝突,雙方都會以忌憚的眼神向前望去,看向前方的三個使團。
最東邊的為明國使團,為首身著赤色禮袍、同旁邊人有說有笑的漢子就是朱能。
中間的使團大多身著黃衣,但不同於大乾皇室的赤黃色、明黃色,他們的衣冠、旗幟大多都是偏暗沉的土黃。
大乾其實並不禁止民間出現黃色,就算尋常的平民百姓都能穿黃衣,米黃、金黃、棕黃、鵝黃、土黃……你想穿啥就穿啥、想用啥就用啥。
只有一樣被禁止,那就是代表皇帝、代表天子的赤黃色。
漢國的使團整體服色便是一種暗沉的黃色,以一個身材高大、氣態隨和的男子為首。
此人髮絲中帶著星星點點的斑白,連頜下鬍鬚都快白透了,若仔細觀察,還能發現其英挺的腰揹帶著幾分微不可查的傴僂,給人一種英雄遲暮的感覺。
使團中的人望他的目光都很敬重,這男子也沒有絲毫架子,笑著和身邊一個年輕人談論著什麼。
而他們西側的使團就壓抑很多了,整體呈現厚重如水的黑色,黑色的旗幟,黑色的旌節,黑色的衣著……
整個使團都少有人開口,而是陷入了一種沉默之中,與周圍的喧鬧喜慶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