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己轉念一想,華蘊畢竟與多數人不同。
即使是十九年前,那人對世間的許多事已有了十分獨到的認知。
而她的很多問題就連華未央自己都無法看透、弄清。
想到這裡,華未央將手中的酒囊收起,從架子上揀起一本書。
當她信手從中翻開一頁時,華未央才知道自己誤會了這位母親。
華蘊郡主並非沒有讀過這本書。
恰恰相反,書頁微微上翹的邊緣和泛黃的紙張都說明這本書早已不知被翻閱過多少次。
然而它卻被儲存得極好,沒有絲毫的破損,可見那人對這些書一直都很珍惜。
更讓華未央感到意外的是,在那雕版印字與硃筆批言之間,遍佈著許多高低錯落、以蠅頭小楷寫就的隨感與留言。
它們彷彿一直在與她的硃筆對話,即使那人知道此後不會有任何的回應。
華未央不禁坐到書案旁,細細翻看。
注視著多出的另一抹字跡,竟然有些出神。
見華蘊的字從俊美秀逸,到瀟灑酣暢,再到勻厚藏鋒。
而那人用的墨也從最普通的松煙墨,變為上好的雲宴,再到千金難覓的紫覓。
華未央便知道華蘊一直把這些書收在身邊並且時常翻閱。
只是出於一些原因,才將它們收藏在這裡。
從這字裡行間,華未央甚至能夠猜到每一句話大約是何時所留。
因為華蘊竟然一直在默默留心關於鳳凰一族的訊息。
那人聰慧過人、心思縝密。
甚至僅透過世間流傳的隻言片語,就猜到幾分當年鳳凰一族遭遇背叛一事的真相。
雖說往事如煙,華未央也早已將過去的那些是非曲直和愛恨情仇放下。
可看著華蘊郡主對百曉生之流所作所為的輕蔑和譏誚,以及對神魔二族"唯名利是圖,既無是非之別,也無善惡之異"的評判時。
華未央還是不由自主的輕輕嘆了口氣。
她不知道當時究竟是多麼強烈憤怒,才會讓華蘊郡主寫下如此情緒化的諷刺。
這日,華未央坐在書案前,從天亮看到天黑,又從天黑熬到天亮。
她將這裡的每一本書和其中的每一個字都仔細得讀了一遍。
待回過神來,看到被曙光染白的窗紙,才發覺已經是第二日的早晨。
華未央推開窗戶,望著窗外明媚的晨光,想著那人筆下自然流露的情感,覺得有些茫然。
原本,他以為自己是一個總為他人帶來痛苦與不幸的人。
可華蘊郡主筆觸間無限的惦念與懷想卻告訴她,自己尚且未出生的那一段時日是華蘊最珍視的。
並且華蘊郡主也是真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樂,平平淡淡地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