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李典的時運實在是不怎麼好,他因為合肥之戰後爆發的疫情染病去世,時年三十六歲。
如若李典沒有英年早逝,以他功勞和威望,五子良將未必沒有他的一席之位!
曹魏建立後,曹丕追念張遼、李典在合肥之功,詔曰:“合肥一役中,張遼、李典僅以步卒八百人,破賊十萬之眾,自古用兵,未見如此。”
“他們使賊眾至今仍氣為之所奪,真可謂國之爪牙;現分封張遼、李典的家族各增邑百戶,對他們兩人各自的一個兒子賜爵為關內侯。”
於是,李典的另一個兒子(不是李禎)受封關內侯,並獲得百戶。
之後,又追諡李典為愍侯。
然而,李典既不是禍亂始興的一國之君,也不是捐軀赴死的殉節之士,故而,追諡李典之法當為“在國連憂曰愍”。
東漢名將耿弇、臧宮等人、北宋名臣寇準,皆是按在國連憂之意而獲得“愍”的諡號,表達了世人對李典人生經歷的憐憂。
李典的實力可見一斑!
除了李典外,稍微讓王羽看重的就是王朗了!
不過,令王羽沒有想到的是,王朗這次投奔王羽還帶了幾百人前來,王羽當即投桃報李,認命王朗為軍司馬!
【叮咚,王朗當前五維屬性:統帥84,武力88,智力72,政治58,魅力83。】
此王朗非彼王朗!
不是那個演義中被諸葛亮氣死的那個!
此王朗在曹操入主兗州時,擔任將軍,是于禁的伯樂。
當時,于禁在王朗麾下,王朗覺得這個人很不一般,於是便向曹操推薦于禁,說他的才能可任大將之職。
曹操召見於禁後,立即拜于禁軍司馬!
可歷史有時卻是驚人的相似!
因為這幾百人中,竟然就有于禁!
只是王羽不得而知,以至於險些錯過一員大將!
…………
翌日!
李進和李乾等人,將自己的田地、房屋和一切東西都給賣了,換取錢財和糧食!
既然他們已經決定投奔王羽,那就要自斷後路,從此之後一條道走到黑,他們相信,他們幾日付出的這些,來日定會得到十倍,百倍的償還!
而事實也是如此!
既然李乾他們能夠壯士斷腕,王羽就絕對不會虧待他們!
恐怕就連李乾自己也不知道,就是今日的這一番舉動,給山陽李家帶來怎樣的際遇,這是他連想都不敢想的事!
一萬六餘大軍(加上李乾的三千門客,李進的一千家丁)浩浩蕩蕩離開了兗州,往豫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