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見後好收,就先打到這一步,率軍回師,以力保匈奴在河套平原的土地為主;
要麼直接捨棄匈奴在河套地區的土地,全力消滅匈奴聯軍,完成一統匈奴的霸業。
休屠各部落的內部,對此事的分歧也很大。
“打虎不死,必為其傷”的道理,這些人自然也懂!
他們這些人,本就和幷州軍不死不休,這次要是無法徹底一統匈奴的話,那遠在太原的原匈奴單于於夫羅肯定不會無動於衷,說不定還會和漢人進行聯合!
再加上,於夫羅之子劉淵,那可不是一個等閒之輩!
以他的遠見,說不定已經和漢人達成合作,到時,休屠各若是不能一統匈奴,將來可就要面對腹背受敵的局面了。
因此,為了自己以後的生存空間,不再被漢人把控,休屠各部落大部分的將領,都支援先全力消滅匈奴聯軍,完成一統匈奴的宏圖偉業,然後在從幷州軍手中,奪回屬於自己的地盤。
但是,對於河套地區,匈奴人有著難以言明的執念。
新朝時期,王羽的前世王莽與匈奴關係交惡,河套重新為匈奴奪得,邊民或“死亡係獲”,或“流入內郡,為人奴婢”,匈奴開始利用河套發展圖強。
光武帝劉秀建國不久,由於當時的國力衰弱,於是劉秀就暫時放棄河套,發展國力,只等到建武二十六年(50年),匈奴分裂南匈奴歸附,河套才得以收回,而歸附漢朝的匈奴人被安置在河套。
永平十六年(73年),漢明帝遣大將竇固等四路出擊,北匈奴遭到致命打擊,以後竇憲再次出擊,北匈奴輾轉西遷。
隨著匈奴問題的徹底解決,河套地區出現了一個和平安定的社會環境,經濟開發再次出現高潮,這個高潮一直持續到順帝永和五年,也就是公元140年。
也就是說,順帝永和四年,這片地區又被匈奴人佔據,而且還不止他一個,之後,羌人,新興的鮮卑,甚至烏桓,都跑到這裡來分一杯羹!
以至於,現在的河套地區,群胡匯聚,相互交融,也因此產生了雜胡!
但無論怎麼說,這片地域上有著匈奴人歷代先輩留下的財富,還有貴族們大量的奴隸,輕易間怎麼可能割捨的下?
況且,他們已經獲得一個許多土地,再加上,那些匈奴部落已經被他們的單于打的如同驚弓之鳥一般,可以說,匈奴聯軍目前的實力對他們來說也已不足為患,保住河套後照樣可以一統匈奴啊。
所以,絕大多數人都主張保河套地區,畢竟這背後牽扯了太多人的利益,而這兩個方案對如今的石勒來說,有利也有有弊,石勒在權衡利弊後,都不禁猶豫了起來,遲遲未做出決定。
這時,石勒不由得將目光放到了自己的首席謀士夔按身上,立即出言問道:“軍師,依你之見我軍該如何取捨!”
見石勒詢問自己,夔安連忙站了出來,說道:“河套地區現在已經不是匈奴一個種族的河套,而是草原人的河套!”
“軍師此言何意?”石勒一時半會沒有轉過來彎!
【叮咚,夔安技能“謀將”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