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恭喜宿主獲得…明朝中期大將戚繼光,以及麾下的四千戚家軍……】
“戚繼光,運氣這麼好。”王羽拍手大笑道。
戚繼光,字元敬,山東人氏,號南塘,晚號孟諸,明朝傑出的軍事家、民族英雄。
其祖為明朝開國將領戚祥,曾任朱元璋親兵,洪武十四年最終病逝,授世襲明威將軍。
戚繼光從小受其父戚景通嚴格教育,戚景通一發現其缺點,會嚴厲批評。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兵部主事計士元,推薦戚繼光“留心韜略,奮跡武闈。管屯而俗弊悉除,奉職而操持不荀。”更獲得張居正的信任。
於是戚繼光從浙江義烏募集礦工和農民,編練戚家軍。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受到時任兵部職方司郎中唐順之的啟發,從其所編“六編”中《武》獲得靈感,戚繼光創立“鴛鴦陣”。
此陣法以十一人為一隊,居首一人為隊長,旁二人夾長盾,又次二從持狼筅,複次四從夾長矛、長槍,再次二人夾短兵。
此陣法可隨機應變,變縱隊為橫隊即稱兩儀陣,兩儀陣又可變為三才陣,三才陣攻防兼宜,適合於山林、道路、田埂等狹窄地形。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大舉侵犯臺州,戚繼光急忙率剩餘的1500戚家軍一夜急行軍110裡趕至台州。
《明史·列傳·卷一百》中記載:倭寇遁去,乘虛襲台州,繼光手殲其魁,蹙餘賊瓜陵江盡死。而圻頭倭復趨台州,繼光邀擊之仙居,道無脫者。先後九戰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無算。
此時,倭寇已進至離台州城僅數里的花街,而戚家軍一路轉戰奔襲卻已是兩天兩夜未曾組織大規模的休息和飲食了。
可即便如此,戚繼光依然取得了花街大捷,事後統計,此戰共殲倭寇1000餘人,斬首300餘人,俘寇首2人,淹死倭寇甚多,而戚家軍僅陣亡3人!
最為令人瞠目結舌的還在後頭。
花街之戰取得勝利之後,戚繼光繼續揮師北上殲滅入侵健跳的倭寇,乘勝追擊,又在藤嶺、長沙等地擊敗倭寇。
從4月26日到5月25日,前後歷時一個月,十三戰十三捷,史稱“台州大捷”。
在此次大勝中,戚家軍一舉殲滅倭寇5500多人,而自身死亡僅僅20人。
一時間,捷報頻傳,天下震動!戚繼光因此連升三級,戚家軍也因此名震天下。
當然,戚繼光的軍事才能固然令人稱道,但其在兵器與軍事工程上的創造性卻更令人折服。
他一生改造、發明了各種火攻武器;建造的大小戰船、戰車,使明軍水陸裝備優於敵人;富有創造性地在長城上修建空心敵臺,使之進可攻退可守,是極具特色的軍事工程。
【叮咚,戚家軍主將戚繼光五維:統帥98,武力99,智力92,政治89,魅力97。
植入身份:徐州琅琊人氏,出身於寒門,其父戚景通乃時任騎都尉的王典麾下將領,深得其信任,對戚繼光也因此頗為看重!
黃巾起義時,王典率領王傢俬兵出戰,戚繼光於是便投軍,並且立下了不少功勞,被王典之女王月嬌看重,而王典也賞識戚繼光的才能,便將其招為女婿,現在王典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