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以南,是兗州、豫州、青州、徐州,此四州黃巾眾多,各地太守都可謂是一方諸侯,在天下大亂後必定爭鬥難休,其局勢瞬息萬變,如暴雨終日,此四處是絕佳的練兵之所,非是立業之地。”
“淮泗之間,這裡是袁氏根基所在之地,袁紹和袁術兩人必定有一個會在這裡,而且,他們兩兄弟都有袁家四世三公的名望。
只要他們登高一呼,號召名士豪傑前來襄助,短期內便可成一時之雄,主公若是選擇這裡,一時間難以將勢力發展壯大。”
“至於江東之地,此地有長江天險作為屏障,易守難攻,可謂是立業之地,然此處豪民遍地,山越縱橫,地勢繁複,騎兵難行,要定其地,非十年不成。
最重要的是,它的周圍有荊州制衡,若是一昧防守自然容易,可是要出擊就難了,如此情況,要跨江入淮,橫掃中原,實在是遙遙難期,主公若要謀長遠,圖天下,此非上佳之地。”
王羽聞言點了點頭,現在的江東乃不毛之地,人煙稀少,且有山越人作亂,雖有長江天險,但可守而難攻。
再者說,江東之地江流據多,人們多數做船,雖於江流上如履平地,但北伐則無可用之兵。
原史上的孫權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每次主動進攻曹魏時,都是大敗而歸,很少有戰勝的時候,而一旦處於防守一方,簡直就是無往不勝。
究其原因,正是長江天險的屏障帶來的優勢,相應的,進攻就要慘了。
真是成也天險,敗也天險。
只聽王陽明繼續說道:“西南益州之地,自成天府之國,然則遠離中原,道路艱難,而現在劉焉已經盤踞成勢,一時難以圖之,亦非上佳之地。”
“至於涼州,這裡更是苦寒邊塞之地,看似非常大,但人口數量極少,不足百萬人,更兼有異族縱橫在此,難為王霸之地,觀後漢初隗囂,便知結果,此地艱難多於益助,不足謀也。”
王陽明三語兩言,便將大漢各州的情況,抽絲剝繭,一一述說出來,令眾人讚歎不已。
大漢十三州,他已經把能說的都給說出來了,至於交州,完全被眾人直接忽視了,太遠了。
說到這裡,王陽明的答案顯而易見,那就是荊州。
荊州刺史王睿,乃是王典的二哥,但不代表他能歸屬王羽,而王羽若是能夠將他收服,那琅琊王氏基本上就是王羽的掌中之物了。
這時,王羽對王陽明以荊州作為立業的原因有了大概的認識,但他總覺得,事情沒有他想象的那麼簡單。
不過王羽相信,時間會給他答案的。
既然已經確定了前行目標,王羽就沒有進行拖延,辭別王陽明等人後,便找到了他的父親王騰。
對於王家的力量,作為王家少族長的王羽自然是清楚無比,原史上的王允對大漢忠不忠心,王羽不知道。
但這個時代的王允,王羽非常清楚,他忠心的只有家族,而且,由於他背靠太原王氏這座大山,依靠平定黃巾之亂步步高昇。
再漢靈帝劉宏死後,何太后為了拉攏王家,直接將王允升職到司徒,位列三公。
正所謂,有人好辦事,朝廷上有王允這個司徒,加上王羽在王家的地位,想要當一個一郡太守還是手到擒來的。
而王羽的目的地,不是其他地方,正是荊州第一大郡,南陽郡。
不過令王羽疑惑的是,王騰拒絕了王羽的提議,家族會幫助他拿下南陽太守的位子,但不是現在。
不過既然王羽想要先熟悉一下政事,王騰自然也不會阻止,於是便將王羽的想法告訴了王典。
不過這一切,王羽尚不得知。
此刻,他正在屋中盤點自己這幾天的收穫。
“小琉璃,檢測我現在擁有的召喚點和召喚卡。”
【好的,現在盤點中!
叮咚,當前擁有:475點召喚點,隨機召喚卡兩張,特殊召喚卡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