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一年,河北之地就大變樣了。
收復更早的河東路,家家戶戶也過上了好日子。
大隊大隊的難民在水軍的協助下,要麼坐船,要在各地官府的協助下乘坐免費車馬走陸路。
只要你進入明廷地界,至少不擔心飽暖!
本地的百姓自豪感油然而生。
看看大晉治下百姓,過的什麼日子?
咱們呢?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幾百萬難民都要萬里迢迢去遼東安家。
明廷付出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堪稱海量。
但很值得!
最起碼,沿途的百姓對明廷更加忠心和擁護了。
包括幽燕那些新得之地。
楊辰一路走來,很是滿意。
府縣級的四車道公路,全部鋪上水泥硬化了。
鄉鎮級的道路也在施工。
過些日子,至少能保證建成兩車道的水泥路。
要致富,先修路嘛!
看來,以魏長青、海澄為首的民政部官員幹得不賴。
道路兩旁,秋糧如大豆,高粱等作物長勢正旺,豐收在即。
不少村鎮的老房子,很明顯都翻新過了。
滅了遼國,繳獲的大批犍牛、駑馬,官府以較低的價格送往各地。
十兩銀子就能置辦一頭。
暫時沒錢不要緊,每個縣的銀莊可以憑著戶籍貸款,扶農利息只有4%。
這已經很低了。
要知道,存三年定期的利息都有3%呢!
老百姓們一個個紅光滿面的,牽著耕牛或者駑馬在自家田地裡忙活,笑語盈盈。
頭腦靈光的,小有積蓄的人家甚至置辦了牛車馬車跑起了運輸。
這樣,收入就更多了。
各村鎮都陸續開辦了三年制小學,縣鎮級還有三年制中學。
學費和書籍、校服都是免費發放,中午包一頓飯。
七歲孩子就被各地傷殘退役的村長、鎮上勸著入學了。
難道?
你們面朝黃土背朝天一輩子,自家娃娃遇到了好時候,還不想改變一下他們的人生?
這個年代,十三歲的半大娃娃就算成年,能頂半邊天了。
可以無憂無慮,不花家裡一分錢地讀完六年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