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瑪西亞和諾克薩斯兩塊領土之間,間隔著大片的荒野,這裡大部分是些無主之地,一些弱小的遊牧民族會週期性在荒野上放牧生存,除此以外還有一些亞人也棲息在這裡。
從德瑪西亞的東部邊境“綠茵峰”繼續往東,經過“老把門”這個分割了綠茵峰以及厄文戴爾山脈的隘口,就能到達寬廣無際的諾克默奇平原。
諾克默奇平原的南北兩側都是聳立的山脈,北部有隔開弗雷爾卓德的土庫古爾山脈,南部則有神秘的“靜謐之森”、以及橫亙大陸南部煉銀山脈,亞人大部分就生存於此。
這裡的山脈中盛產著大量神秘學素材,是往常許多國家都會派遣軍隊探索的區域。
往常皮克爾所在的野戰軍就活躍於此。
而在南北之間,狹長平坦的平原足以讓兩個國家的騎兵們長驅直入。
兩大國家其實曾經佔領這些荒野,但因為沒有天險可以據守,所以往往都會在戰爭中被破壞,反而導致己方損失慘重,而且這片區域地廣人稀、土地貧瘠,佔有的價值實在太小,代價又太大,因此雙方都默契的棄之不用。
但一旦開戰,不論是小隘口亦或是水道都會變得無比重要。
要是被德瑪西亞佔領了主要的水系,那德瑪西亞的軍隊藉助水流四五天就能直接打到不朽城堡!
當然,這也只是理想情況。
諾克薩斯的人不可能直接放任流經帝都的水系無人看守。
恰恰相反,德瑪西亞想要真正橫跨大陸打到諾克薩斯的帝都,要跨過無數的雄關和城堡!
而且諾克薩斯這個國家從來只有他們侵略別人,哪裡有人主動打他們?
一聽說德瑪西亞要舉兵進行神明指示的榮耀東征,他們在荒原中游弋的部隊就自主聚集準備主動出擊了。
那些碰巧撞上的狼騎兵更是從北部調來的軍隊。
因此整個平原上,他們佔據了東側將近三分之二的區域,而後續出動的戰爭石匠正在重要的隘口和通道建立要塞,本來這些地方在以往的戰爭中就有許多戰爭設施,他們只需要重新修繕就能使用。
對於戰爭,諾克薩斯這個國家有著豐富的經驗!
鉗制了要道以及橋樑,他們調動著大軍朝著靠近德瑪西亞的平原壓去。
而在左邊靠近德瑪西亞的平原上,十萬先鋒軍撒入其中也是如此渺小。
德瑪西亞的民兵和工程師同樣在建築防禦工事,不過他們最後的防線是在綠茵峰,所以這些工事大多隻是為了接應後續源源不斷前來的軍隊,以及前線送回來的傷兵。
德瑪西亞有打持久戰的心理預期,畢竟想要閃電戰解決戰鬥並不現實,所以他們在後方必須建立一套高效的物資輸送體系以及傷員救治系統。
而且空前數量的預備部隊正在招募中,他們將在大後方完成培訓,接著再源源不斷輸往戰場!
能夠做到這一點,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足以自傲的成就。
而這也是德瑪西亞成為瓦羅蘭大陸數一數二強國的原因之一。
隨著一批又一批的軍隊抵達諾克默奇平原,這三分之一的平原也逐漸變得擁擠起來,最明顯的變化是,諾克薩斯的小部隊以及斥候再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出現了。
德瑪西亞精銳的龍禽騎兵制霸天空,讓諾克薩斯軍隊的動向無處遁形。
緹亞娜的軍部抵達綠茵峰,一道道命令便隨之傳達到一支支部隊中去。
——她要一口氣吃下諾克薩斯的這五十萬人!
胃口大到令人咂舌,但初戰確實是最好的機會。
諾克薩斯的這支雜牌軍顯然還沒有察覺到面對的究竟有多少敵人,駐守兵力的幾個堡壘早已經全被探清,就連具體兵力的分佈都無處遁形。
而在逐漸緊張起來的平原上,一隊十五人編制的小隊正騎著高頭大馬朝著某一處趕去。
這些人正是柴安平、拉克絲、傑拉德以及十二名新兵組成的精銳小隊。
特種培育的大馬不論是長途奔行還是作戰都十分優秀,眾人各自帶著足量的藥劑和乾糧,連輔助的後勤兵都不需要。
為了發揮他們精銳小隊的作用,緹亞娜將他們劃給了無畏先鋒營,一者是王國最強大的軍隊,一者是攻擊能力無與倫比的法師軍團精銳,兩者相配合將成為戰場上一把無堅不摧的利刃!
柴安平對這個決定毫無疑義,否則讓他們這些人直接繞後去面對幾十萬人的包圍,他和拉克絲或許毫無壓力,這些德瑪西亞未來的明日之星恐怕就要被人海淹沒了。
魔力過度使用會枯竭、會陷入魔力低語,他柴安平也沒辦法一直在戰場上衝殺,畢竟軍隊中也是有著各種高手的。
一旦力竭,他也會被圍毆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