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戲貂蟬這場戲拍完,張廣北和何情可以說是超常發揮。
前者是因為有了模板,後者更簡單,完全是把和她拍對手戲的看成江河了。
接連一下午都是再拍呂布和貂蟬的鏡頭,看的出來這確實是拉了進度的後腿。
晚上8點,呂布和貂蟬之間最後一場王司徒引薦二人的對手戲拍攝。
江河只說讓張廣北神情中帶著點急切,這鏡頭也沒費多大力氣。
畢竟大風大浪都過來了...
眼看沒自己什麼事了,江河提出告辭。
總導演王福林不知道從哪兒鑽了出來,讓江河明天再留一天,看看打戲給提提意見。
也成吧!
三國的打戲確實挺受人詬病的。
像那種兩個陣營武將來回衝殺的馬戰,原版三國拍攝幾乎每次都拉中遠景。
這倒也說的過去,為了讓觀眾看清怎麼衝的。
可你兩方武將噹噹噹打了幾招,忽聽啊的一聲,一將已然落馬。
這要是想象力不夠的,還以為這武將是被嚇死的呢。
第二天,三英戰呂布打戲一開拍。
王福林就說:“打戲風格你也看到了,偏向古樸寫實,儘量在往冷兵器上靠,但裡面的拳腳功夫或多或少還是有點武術的套路。”
這方面還成吧,只要不飛起來,在江河看都是小事。
場中打戲拍的熱鬧,王福林對武戲真是不精通,只能憑藉拍攝分辨好壞,問:“小江,你看場中的拍攝如何?”
“王導,等蔡導停了咱們看看再說吧,現在我也看不出來啊?”江河苦笑道。
離得機器這麼遠,他能一下看出來就有鬼了。
不一會,趁著蔡導停下的功夫,江河仔細瞧了瞧拍好的片子。
“我覺得打戲上有些缺乏對比性和細節性。”
說罷江河隨便隨便拎了支槍,做出格擋的架勢,對著已經過來的張廣北說:“奉先,來搭個戲。”
張廣北除了親密戲之外,其他地方精明著呢。
瞬間秒懂不說,手中方天畫戟向著江河架起的槍桿輕輕一碰。
“王導、蔡導,你們看著啊,正常情況下是雙方兵器一觸即分。”
並且剛剛觸碰完,江河立刻手持長槍回擊。
“現在你們看我是不是和呂布半斤八兩?”
兩位導演點了點頭,
同樣的動作,兵器再度碰撞,江河控制著身體向後退了兩步,握著槍桿的手也是不自禁的抖了抖。
“這次對方的武力值明顯要高出你不少。”
江河向說話的蔡曉青豎了個大拇指,都會搶答了。
“普通武將砍我一下,我這麼一擋,自然能遊刃有餘的回擊。可號稱三國最強的呂布砍我一下,我肯定抵擋不住,這就是雙方武力差距的對比性。
我後退兩步手臂也是微顫,這樣能很好的表現出敵方武將的力量感。這些扛起來吃力的反應,一下就能讓觀眾看出來。奧,呂布這貨真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