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拍?
時間來不及啊,《水滸傳》劇組那邊已經通知他3月中旬正式開始選角工作了。
果然……
他呀,需要很多很多工具人。
電視劇製作中心。
《水滸傳》劇組,自去年定下編劇後的第一次碰面。
來到製作中心,江河感覺跟踏馬回家了一樣。
跟他打招呼的人多不勝數,而這些人中他大多都認識,即便有些叫不上來名字的,看著也絕對眼熟。
“江顧問,張導已經到了,現在正在2樓會議室等待呢。”
江河含笑道了聲謝,輕車熟路的來到2樓。
好傢伙,會議室裡人還真是不少,滿滿登登坐了一屋子。
“江顧問,這是咱們編劇團隊弄好的劇本,你瞧瞧。”
屁股剛剛坐下,張少林就給他把劇本遞了過來。
翻來劇本第一頁,還沒等他觀看呢,評劇家也是水滸傳的藝術顧問開口說:“張導,民間《水滸傳》有3個版本,分別是70回,100回和120回。區別就在於有沒有招安。
我還是建議拍70回,主講兄弟情義,到梁山聚義就結束,結局皆大歡喜。
雖然少了後面的劇情,但至少不會被罵。”
四大名著不好拍,難點就在於此。
所有主創第一個想法永遠是儘量不被罵。
“田老師,劇本已經定下了,這問題以後就沒必要再提及了。”
水滸傳怎麼拍,那是早早就已經討論過的問題,現在再提確實沒意思。
《水滸傳》的核心就是起義最終被招安,如果不拍後半段,那就是純純的閹割版。
就像《西遊記》最後沒有取到經書,過了九九八十一難,然後取經四人組各回各家。
那就完全沒有意義了。
“今天把大家召集在一起的目的是想讓大家獻獻計策,這武戲應該怎麼拍?
我雖然拍過《三國演義》中的一些武戲,但三國更注重寫實,水滸明顯更注重打鬥場面。
武戲如果拍不好,最終的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
該說不說,張少林還是真挺有先見之明的,他知道自己和內地的短板。
而且並不像某些導演一樣,各種玻璃心,碰一下就爆炸。
人家這是主動提出了問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