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忙著趕進度的這幾個月,電影界也是各種大地震。
震驚業內的3號檔案開始並且快速實施。
在它之前,電影屆執行的一直都是79年出臺的198號檔案。
票房分成為中影拿70%,剩下的30%也不是都給影院。
其中24%留給各省發行單位用作院線建設,6%上繳省財政。
而中影這個70%,也只有30%成能留下,剩下的錢還得分給發行公司、洗印廠,以及買複製。
很多人都說中影拿大頭拿大頭,其實這錢不知道哪兒去了,哈哈...
1月5日,也就是年前的時候,主管電影的部門(內倆字不讓打)下發一紙檔案《關於當前深化電影行業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
1,取消統購統銷,製片廠自行接觸地方發行單位。可透過出售地區發行權、單片承包、票房收分成及代理發行等方式進行經濟結算。
但是,得優先與省級公司談,談不成的,才能跟下級公司談。
2,進口片的引進、發行,仍由中影負責。
3,票價原則放開,具體由各級政府制定。
4,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等,70%仍由中影收購發行。
林林總總一共十條。
此番改革的核心,直指統購統銷,別的方面比較緩和,各方利益都考慮到。
可考慮到又怎麼樣?
以前咱們說了算,現在突然說了不算了,肯定不想玩啊。
中影以及各級發行公司那是首當其衝的。
到了本月16日,田領導非常看好的《獅王爭霸》,終於以票房分賬的模式在浦江談成了。
《獅王爭霸》在浦江的保底價格為100萬,超過部份北影廠還可得到分成。
這部影片不再透過中影發行,向下走了一步。
這一步,意味著著電影發行的計劃經濟體制解體了!
劇組拍攝地,陳昌雲捧著報紙一臉的悵然若失。
江河不屑的撇撇嘴,這是大勢所趨,再說你一北影廠製片主任若失個什麼勁。
沒看成古之都親自下場跑去浦江和吳夢辰談判呢麼。
浦江雖然突破了,但是其他地區仍舊在抵抗著呢。
這種抵抗肯定是不會是一天兩天的。
江河對此持好笑態度,可一想過兩年國內的電影市場就要被各種各樣的外國大片所佔據,他就有些笑不出來了。
能不能抵擋一下呢?
《秋菊打官司》並不都是農村的戲,比如寫狀紙或者上訪有一部分是城裡的戲份。
劇組拍攝緊張,以往休息時間多,大家沒覺得有什麼。
現在整個劇組就像上了勁兒的發條,一整天幾乎都沒什麼休息的功夫。
一場秋菊行走在人流擁擠街道上的戲份,也是偷拍方式的戲份,江河足足拍了七八次都沒過。
楊清算是能吃苦的了,但數次下來依舊覺得吃不消。
她扮演的孕婦行走方式都跟常人不同,硬挺著走路確實是件挺累的事情。
“清姐,還可以吧?”
“沒事,可以繼續。”
肉眼可見的疲憊掛在臉上,依舊在咬牙苦苦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