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是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圈子。
明明是昨天晚上發生的事情,現在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都特麼知道了。
連帶著陳開哥和倪平的破事也被一些人傳了出去。
瞭解內情的人一邊說著江河這個愣頭青的同時,一邊也等著洪家那位的反應。
名媛哎,怎麼可能輕易容忍自己被綠。
北電、中戲、上戲,現在但凡跟演藝圈貼邊的都知道了北電學生掌摑知名導演的事情。
一夜之間,江河的事蹟成為了無數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有說他爺們兒的,有罵他煞筆的。
第五代那個小團體,個別人更是在各個不公開的場合直接站隊陳開哥。
當事人之一的陳開哥下場宣佈拒絕與江河這種演員合作,生日會的主角顧常衛也下場了。
反倒是老謀子沒有在公共場合出聲。
人生百態,好不熱鬧。
本來琢磨著自己沒吃虧,要不就算了的江河,看這群人跳的歡,心裡也來了脾氣。
&n你們讓我不痛快,那我就讓你們所有人都跟著噁心。
當天下午,江河直接回家取了存摺,然後強拉硬拽的帶著劉漿出了北電大門。
兩個人先是跑了躺銀行,取了10萬的現金。
出銀行的時候,江河讓劉漿拎著包,這個被10萬現金驚的恍惚的傢伙是真敬業。
一雙手死死的抱著裝錢的包,眼睛也是四下掃視,那表情不是在防備別人,簡直是告訴別人,我取了不少錢你們別過來。
從八十、九十年代的走過來的人都知道,這時候的內地根本就沒有商業電影的概念。
內地的導演在“賀歲片”這個詞出現之前,有一個算一個玩的都是藝術。
商業片在他們眼裡是極其不入流的東西。
被稱為內地賀歲片之父的馮褲子,在火了多少年之後,才逐漸被導演圈裡的人接受。
在這之前,他拍的什麼《甲方乙方》這種電影,雖然票房不少,但電影圈的人都不認可。
文藝片才是社會的主流。
而這年頭內地的文藝片,絕大多數都是由小說改編後拍攝的,自己原創劇本的文藝片無限接近於零。
比如老謀子的電影《紅高粱》這是華夏首個在柏林電影節拿下金熊獎的作品,它是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
這麼說吧,老謀子在轉型拍攝第一部商業片《英雄》之前,他的所有作品都是改編自別人的小說。
他是這樣,陳開哥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