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籽苯主乂按資分配的分配方式註定了,每有一個你這樣的‘皮城人’生活歲月靜好,就至少還有十個‘祖安人’在你看不見的地方,為你默默負重前行。”
“你能理解麼,泰達米爾?”
拉克絲一番質問,讓泰達米爾再度陷入沉思。
可他在短暫思索之後,還是疑惑地抬起了頭:“我明白,這世上還有很多人在受苦。”
“可與此同時,我們的技術也在進步,工業化在推進,生產力也在提高...”
高爐鍊鐵,速生雞、電燈、電影...這些東西都實打實地震撼到了泰達米爾。
是科技改變了一切,為他帶來了美好生活。
所以他不禁認為,光有生產力的提升,就可以讓大眾生活越來越好。
而大家生活好了,就不會追求變革。
沒人追求變革,籽苯主乂自然就不會死,迦娜主乂也不會到來。
“是,生產力提高了,那相較於過去,生活肯定會‘相對’變好。”拉克絲在“相對”二字上咬了重音。
“但跟弗雷爾卓德人相比,舊祖安人的生活都算好的。你覺得他們能滿足麼?”
泰達米爾和其他苦慣了的冰原人,都以為人吃飽飯就可以滿足,就會滿意現狀。
但事實是,這種滿足最多持續一代人。
上一代人覺得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好。
但對下一代人來說,他們現在的生活,就是他們認知中的再苦不過的壞日子。
畢竟,人的需求是層層遞進的——從生理(食物和衣服),到安全(工作保障),到社交需要(友誼),再到尊重和自我實現。
在生產力提高後的籽苯主乂社會里,窮人或許可以吃喝不愁、有基礎的安全保障,能滿足個人的社交需求。
但尊重和自我實現,卻是他們永遠也得不到的。
因為在籽苯主乂社會,他們是窮人,是富人面前的下等人,是被籽苯異化下的勞動機器。
他們也有夢和理想,但他們永遠也不可能獲得自由,只能困在日復一日的勞作中慢慢老去。
“所以,光吃飽飯就夠了嗎?籽苯主乂不公平的分配方式,長期來看必將讓絕大多數人都淪為‘祖安人’。看著運河對面的皮城,他們又如何不追求變革?”
“這...”泰達米爾被說的啞口無言。
可他卻並沒有被就此說服。
但他又仔細想了想:“或許...是生產力還提得不夠高?”
“我在紀錄片裡看到了祖安的蒸汽機器人和自動化工廠、如果有一天,可以讓機器人代替人的勞動,那那些窮人就不用幹那麼累的工作了嘛!”
如果說窮人是因為生計而被迫重複勞動,才會痛苦,才會天天想著顛覆籽苯主乂。
那就算不改變生產關係,只要將生產力提得夠高——
讓機器徹底替代人的勞動,再讓籽苯家利用高度發達的生產力將窮人“圈養”起來,讓他們不工作也不用餓死,老老實實躺平...是不是就可以了?
“不行。”拉克絲斬釘截鐵地回答。
“為什麼?”
“因為當生產力提高到你說的這種地步,籽苯主乂其實就已經消亡了。”
“唉?”泰達米爾一陣愕然。
只聽拉克絲解釋道:“沒有生產和消費,就沒有籽苯市場,就沒有籽苯主乂。”
“當機器人可以徹底代替生產者,當籽苯家因為不需要勞動力而淘汰普通人時,他們徹底淘汰掉的實際上是,維持籽苯主乂存在的廣大消費者。”
“沒有消費,就沒有籽苯市場。籽苯主乂將不復存在,世界也將隨之退化為封建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