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王基的人頭掛在長安城牆上。
司馬孚的屍體還有用,楊崢先留著。
不過,龐青翻遍全城也沒找到司馬望,還是從司馬府上一個下人得知,司馬望早在十天之前,便離城而去了。
司馬孚老奸巨猾,長安城破是遲早,肯定不會將自己的寶貝兒子置於死地。
“東面南面俱為我軍封鎖,北面斥候日夜巡視,司馬望絕不是向東。”龐青道。
不是東南北,那就是向西了。
難道是投蜀?
“派人去陳倉、武功問詢。”如果真投蜀了,再想要回來就難了。
這場大戰,持續數月,終於拿下了長安。
兩日之後,城中百姓、降軍也統計上來,原本只有十六萬餘,但龐青以協助逆賊司馬孚抵抗朝廷大軍的罪名,抄掠了十五家豪強,再得人口三萬有餘。
十五家豪強才三萬隱戶,一家平均兩千人左右,這跟關東豪門差太多了。
當然,長安城中的真正的大士族早在楊崢攻破蕭關時,就陸陸續續遷走了。
楊崢令人細查了一番,其中十一家罪有應得,不僅協助司馬孚守城,還出錢出糧。
另外四家則是被司馬孚脅迫,不得不從。
其中就有杜氏、韋氏。
楊崢斟酌再三,赦免了這四家,但必須全部遷往姑臧。
杜氏沒有廢話,韋氏和其他兩家在甲士長刀勸慰下,也非常深明大義的同意了。
近二十萬人口,讓楊崢瞬間感覺自己壯大不少。
長安城中沒有多少糧食,但金銀錢帛卻還有不少。
楊崢直接下令賞賜士卒。
正興高采烈時,爰邵前來拜見道:“君侯新得長安,可喜可賀,然霸水驪山二營,尚有兩萬中軍,龐會尚在猶疑之時,將軍何不攜此大勝之勢,趁風雪交加之時,襲取鄭縣,斷其歸路?兩萬中軍或可不戰而降!若龐會反應過來,撤軍至潼關,反為長安之患。”
楊崢只顧著司馬望、長安人口,卻忘了旁邊還有龐會這廝在“虎視眈眈”。
正如爰邵所言,龐會已成驚弓之鳥。
長安打的這麼激烈,他都不出兵救援,要麼是被嚇破了膽,要麼是有其他心思。
“若非閣下,某險誤大事!”楊崢拱手。
爰邵回禮,“君侯日理萬機,邵旁觀者清而已,將軍出自中軍,又是大魏忠臣,曹氏故舊,只要拿下鄭縣,龐會進退失據,不降則死。”
這一句“大魏忠臣,曹氏故舊”讓楊崢臉上一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