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舉動立即迎來中原士民的好感。
人心都有一杆秤,曹髦被弒時,百姓出城送葬,感泣不已。
而司馬家被夷滅三族時,竟然無一人為他們收屍。
即便暴虐如董卓,還有蔡邕為其收斂屍骨。
曹爽被夷滅三族之後,還有荀勖帶頭拜祭,由此也可見司馬氏的不得人心。
】
陳留王曹奐與一干曹氏宗親這才敢出來,哭哭啼啼的拜祭鄴城中的魏廟。
鄴城原本就是魏國國都,也是曹氏的牢籠,從司馬懿掌權開始,曹家的人便被圈養在此。
雖然現在天下歸秦,但禮制不可亂,要講吃相。
楊氏的天下承自曹魏,是承認曹魏法統的。
所以該有的禮數一定要有,總要做個樣子給天下人看吧?
曹奐二十多歲的年紀,有些酒色過度之相,連忙單膝跪下,拱手還禮,“不敢不敢,天下歸秦,一是天意,二是陛下勇武,奐能見司馬氏夷滅,死而無憾,曹氏能報此血仇,再無他念,皆為陛下之恩!”
曹奐非常明白事理,沒給雙方任何難堪。
司馬炎篡魏,封其為陳留王,食邑萬戶,在鄴城中有宮室,備天子旌旗,五時副車,行魏國正朔,祭祀一如曹魏立國之初,上書不稱臣,受詔不拜。
所有的一切楊崢都承認,還讓曹氏一女許配給楊旭,也算是承續兩家的淵源。
其實曹家至今,已經衰落了,魏武的幾個兒子死的死殺的殺。
曹丕、曹叡、曹髦,包括眼前的曹奐,都子嗣不振。
想成為門閥也沒那麼容易,要有人才撐起家門,曹家富貴有了,人才卻欠缺。
安撫了曹氏之後,接著便是夏侯氏。
夏侯和率子弟跪在楊崢面前,連臉都不敢抬。
當初司馬家勢力龐大,夏侯和第一個投奔司馬昭,不過夏侯和也是司馬攸的支持者,而被司馬昭、司馬炎閒置多年。
“夏侯家全部遷入關中,子孫有才德者,朕量才啟用。”跟楊崢熟的是夏侯霸、夏侯玄兩支,其他的夏侯氏也不過如此,看在夏侯止的面子上,不為難他們。
夏侯玄的一支只剩下夏侯止和夏侯栩,兩人都在大秦落地生根,其他人都被司馬師殺了。
夏侯霸的一支被髮配遼東樂浪郡,楊崢派人召回,讓他們能迴歸故里。
處理完鄴城之事,現在輪到鄴城之外的事了。
中原士族豪強眾多,雖然名義上投降了大秦,但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除了清河崔氏、泰山羊氏等少數幾家同意遷徙關中之外,其他的全都在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