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青則刷刷的在小本上記著些什麼。
“將軍之胸襟令人佩服。”衛瓘臉上湧起前所未有的神情,驚訝、佩服、以及一絲絲崇敬。
楊崢只當他拍了個馬屁,“伯玉取笑了,如果他們不識抬舉,那就休怪本將手中的刀不講情面。”
俘虜放歸,休整兩日之後,陸陸續續有老弱婦孺來收斂屍體。
嚎哭之聲頗為悽慘。
也有強項之人破口大罵,罵西平軍的有,但更多的是罵胡氏、皇甫氏、張氏等等豪右。
還有人主動進入城中,要為西平軍帶路,去清剿安定豪強。
而楊崢的剋制,西平軍秋毫無犯,贏得了不少人心。
罵西平軍的聲音漸漸少了。
又過了兩日,終於有豪右主動拜訪。
而且還是熟人,當初破羌之戰俘虜的皇甫闓。
皇甫家當年也是顯赫一時。
涼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規,漢末頂樑柱般存在的皇甫嵩。
漢末大亂,皇甫嵩討平黃巾,剿滅王國,南征北戰,威震天下,時朝政日非,海內空虛,有漢陽人閻忠勸他把握機會,南面稱制,皇甫嵩忠心漢室,不納其謀,皇甫氏因此也逐漸衰弱。
“將軍首倡義旗,進討司馬氏,以天下為已任,不計個人榮辱,皇甫家深為敬佩。”皇甫闓上來就是一陣馬屁。
楊崢一愣,這說的是自己?也太偉光正了。
不過轉念一想,這曹魏的天下,除了毌丘儉,也就自己還舉著曹氏的大旗。
算算時間,毌丘儉差不多涼了。
司馬師應該也被文鴦嚇死了。
“大丈夫既食君祿,當為國分憂,某三代為曹家故舊,豈能忘恩負義,司馬氏逼凌天子,擅行廢立之事,與莽、卓何異?天下皆懼其威勢,獨我楊崢不懼,某與司馬氏誓不兩立!”楊崢半真半假道。
曹爽的仇也就罷了,畢竟這廝也不是啥好鳥。
但夏侯玄的仇,不能不報。
還有自己名義上的父親楊攸,都是死在司馬家手中。
這筆賬,不能就這麼算了。
皇甫闓臉上一半慚愧,一半敬重,拱手道:“皇甫家願出部曲一千,同舉大義!”
這個結果也在楊崢的預料之中。
當初破羌之戰後,所有俘虜將領中,皇甫闓最開化。
楊崢大喜,也是一頂高帽送上,“皇甫氏歷代忠良,不愧是我漢家之嵴梁!有爾等相助,大魏必能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