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浮於積石,至於龍門。
積石山是連線高原的要地。
在峽口設有關隘,以岩石堆就,無數歲月的風吹日曬,早已失去了原本的樣子。
冶素疆在此基礎上修建了一座石堡,三面懸崖峭壁,只有南面一條羊腸小道進入山內。
冶素疆一死,裡面的胡人便投降了。
看著這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架勢,楊崢暗道幸虧在外面弄死了他,不然縮排裡面,要打到什麼時候?
盛唐名將哥舒翰為了一座積石堡,付出了幾萬精銳。
堡內還有上萬斤的礦石和一些金礦、糧食,現在全都便宜了楊崢。
積石山是個非常大的地域概念,如今冰雪還未消融,無法探索。
楊崢索性就留在石堡中,清點俘虜,兩千多胡人,正好可以當免費勞力挖礦。
其中還有上百個鐵匠讓楊崢欣喜若狂。
不過在看了他們打鐵之後,頓時明白為何他們的鐵器質量這麼差。
一是用木柴,二沒有鼓風機。
木柴提供的溫度不夠,而積石山海拔相對較高,空氣略微稀薄,火焰溫度也跟不上。
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
春秋戰國時代,便發明出了風箱,名為橐龠。
道德經中有言: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基本概括出了風箱的運作原理。
也正是因為橐龠的出現,華夏漸漸進入鐵器時代。
而現在的胡人尚在摸索階段。
“這些人以後嚴加看管,不要餓到他們,也不要凍道他們,我以後有大用。”楊崢對姜伐野道。
“諾。”姜伐野唯命是從。
接連的勝利,讓周圍所有人都對楊崢越來越崇敬。
很多老卒原本只想活著。
來到隴西之後,不僅活著,還娶了羌氐女子,生了幾個大胖小子。
日子也是蒸蒸日上。
楊崢的口號是諸族一家,但一家裡面總有個上下之分不是?
稍作安頓之後,楊崢便帶著賨營羌營回枹罕,留了段達三百漢軍守礦山,其他的交給姜伐野。
積石山名義上的主人是姜伐野。
一來遮人耳目,二來也方便招攬附近羌人。
張特照例留在西河大營訓練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