枹罕境內除了羌氐,還有十二座漢民塢堡,沿著灕水,佔據最好的土地。
趙阿七、公孫甫摸查他們的底細之後,發現這些塢堡只有大姓,沒有大世家豪強,通常一個塢堡就是一個同姓村落,以李、張、徐、馬、王五姓居多。
內部凝聚力極強,人數雖少,但極其剽悍,幾個月前羌亂,賊人寧願進攻縣城,也不願招惹他們。
互相之間有時也因為爭奪水源而械鬥。
激烈程度不亞於一場小型戰爭。
這塊土地幾百年來為秦漢提供了不少精兵猛將。
不在其位不謀其事。
以前楊崢是客將,管不到他們頭上,現在則是職責之內。
楊崢派人以西部都尉的名義,請十二座塢堡的塢主來枹罕城議事。
以前李彌任枹罕令的時候,也打過他們的主意,但人家根本不鳥。
十二座塢堡,來了三家,有五家派出使者,推脫各種事情走不開,請求楊崢原諒。
剩下的四家音訊全無,直接當楊崢的召見是放屁。
本想著同根生,漢民在邊地也不容易,大家先交流一下感情,然後再和和氣氣的談其他事。
以現在的情況,也沒必要談了。
塢堡的漢民比羌人部落還要生猛,不給點顏色看看,人家未必會把楊崢當棵蔥。
既然軟的不行,就只能來硬的。
羌營賨營訓練了這麼長時間,也該拉出去溜溜了。
楊崢集合二營,營中什長之上,全部是武衛營老卒擔任。
賨營和羌營都得到了擴充,各一千人。
羌營輕騎為主,長矛步卒為輔,賨營則全部是刀盾甲兵。
名為羌營,實則其中有不少氐人和善騎馬的漢人。
賨營中也有羌人壯士補充。
見識過蜀軍弓弩之利後,楊崢也想弄出一支弩軍,但弩機對於現在的枹罕來說是高科技玩意,保養和箭支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現在的楊崢還玩不起。
兩千人陣列整齊的行走在秋日的荒野間。
其中一多半人沒有盔甲。
夏侯霸撥給的一千套盔甲,渢中之戰損壞了三百多套。
夏侯霸麾下傷亡最重,他自己手上都有些捉襟見肘,等待長安的調撥。
楊崢只能以黑衣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