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不料王平忽然發動,兩萬人馬翻山越嶺直撲散關。
散關背後是陳倉。
乃銜接隴右與關中的重地。
當年諸葛武侯第二次北伐,選中的就是此地。
王平攻勢極快,三日間兵出秦嶺,猛攻散關,應聲而破,直接威脅陳倉。
所有人都在勸郭淮移防陳倉,郭淮卻在上邽按兵不動。
上邽對面就是木門道,木門道與滷城、祁山堡相通。
所有人都認為蜀軍的主力是王平,只有郭淮堅信真正的對手是姜維,不斷不支援陳倉,還再度向祁山堡增兵。
然而姜維畢竟是姜維,既不攻打祁山堡,也不支援王平,六月下旬,八千蜀國虎步軍忽然繞過祁山堡,翻過麴山,兵出牛頭山,竄入隴西境內,兵臨洮水,與夏侯霸隔河相對。
楊崢望著河對岸的蜀軍,營壘森然、旌旗招展、遊騎斥候往來如風。
初夏烈日當空,蜀軍仍著重甲,一舉一動都秩序井然。
觀察了半晌,楊崢只覺得一股肅殺之氣撲面而來。
宛如一頭猛虎伏在洮水之上。
兩岸青山、原野都沾染它的肅殺之氣。
這等氣象,連最精銳的武衛營都無法與之相比。
虎步軍乃諸葛武侯親自訓練的一支精銳,屬於重灌步卒。
屢次北伐中都有它的身影。
曾以五千人在五丈原抵擋住了司馬懿上萬騎兵的猛攻,遂使司馬懿結陣自守。
反觀城中魏軍,隱隱有畏懼之色。
駱谷之敗帶來的惡果深深影響著軍心。
而姜維一系列的佯動,成功分散了魏軍的兵力。
導致在隴西區域性戰場上,蜀軍佔有兵力優勢。
夏侯霸只能固守臨洮,不與蜀軍交戰。
但姜維虛晃一槍,留一千兵力防守,溯洮水而上,直接攻打狄道。
“狄道是隴西郡治所在,洮水兩岸屯田萬畝,村莊相連,乃隴西精華所在,不可不救。”夏侯霸似乎主意已定。
何暉勸道:“姜維用兵承襲孔明之狡詐,將軍此去,恐中其伏兵。”
楊崢亦勸:“姜維兵不滿萬,狄道城高池厚,尚有兩千人防守,青壯近萬,姜維難以攻克,即便攻克了,我等守住臨洮,蜀軍無所歸!合隴右諸軍擊之,姜維必破。”
以一個狄道城,換姜維和八千虎步軍,這筆買賣不虧。
而且姜維未必能攻下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