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等人家嘲笑完呢,只見瘋老道的身上一道紫光降下,破道袍化身紫色霞衣,頭戴金冠,騰空而起,金光四射。
所有人都傻了,看著半空中的真武大帝腸子都悔青了。
“哎呀,這真是大羅金仙,北極天真武大帝降世臨凡!”
眾人皆跪倒參拜,可是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真武大帝發話了,一句話,指著張小乾道:“從今往後,就他算是我徒弟。”
說完轉身就走,可是有一樣,他可什麼都沒教他。
但是這一天,在後世說書人嘴裡就是:真武大帝下凡渡人,張小乾撿到便宜。
張小乾傻眼了,拜了個師父,啥也沒學著啊。
光榮嗎?
光榮!
裝逼嗎?
裝逼!
臨安城的百姓都驚動了呀。
但自己除了名氣外還有什麼嗎?
啥也沒有啊?
可是,這件事兒在極短的時間內便上達天聽,天下皆知。
武當山的道士找他攀關係,當年的皇親國戚達官貴人請他看風水。
各種金銀細軟,讓他從一個傻小子,一夜之間成為了天下聞名的大法師!
可他啥也不會,聊個屁!
真武大帝是給他埋了個大雷。
為了維持自己的人設,不讓別人知道他的真實情況,繼續過好日子,張小乾是四處學習,去皇宮講道時,就去翰林院讀些道經,去武當山交流時就去藏經閣學學道法。
臨時抱佛腳唄。
還別說,有怕人設崩塌的強大的信念支撐著他,以前念私塾時連三字經都沒背下來的張小乾在學習經書法術時,不論多麼生澀難懂,詰詘聱牙的詞彙硬是都能快速理解並且學會,還沒人教他,純靠自覺。
一直到死,也沒塌了人設。反到在武當山龍虎山茅山等一些仙宮裡學會了不少本事。
他把學到的這些知識透過自己的整理,做成了一步傳家法典流傳了下來,一直到了張小乙這一輩兒。
九代人的努力,每一代人都會在傳家法典里加入新的東西。
奈何人與人的天賦是不一樣的,每一代人的性格也是不同的,所以學的東西也不一樣。
除了第一代先祖張小乾學的雜,什麼都懂一點以外,剩下的幾代人基本上都是專精一門。
有的先祖側重法術,根據傳家法典的知識創造了一門養氣法訣。
有的先祖側重劍術,根據傳家法典的知識創造了一門劍法。
有的先祖側重相術,有的先祖側重風水……
每一代人的側重點不同,但每一代人都會把自己新學的,或者創造的東西寫進法典裡。
到了張小乙這一本,他還沒有什麼太明顯的建樹出來。
家產在他太爺張小坤那一輩兒敗得差不多了。
以前大好的基業,由於張小坤從小不喜歡連功,啥也不願意練,整天吃喝嫖賭。
到最後,張家只剩下這麼一間二進的院子,以及這本法典,還有臨安城內傻小子拜天師的傳說了。
富貴無三輩兒,到張小坤那輩子才敗光,也可以了。
只是苦了張小乙,現在是啥也沒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