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妃也不好說自己虧欠了九阿哥,想要在孫女身上找補,只摸了摸臉,有些惆悵道:“臣妾也不曉得怎麼了,曉得都是孫子孫女,不該分出親疏來,可是見了尼固珠,是個實心的孩子,又不像她哥哥們那樣能頂門立戶,就想要偏疼幾分。”
康熙道:“人心都是偏的,不必苛責自己。”
他們這樣的身份,給了兒女生養之恩,也不指望兒女養老,難道還非要公平地對待每個孫子孫女?
沒有那樣的道理。
宜妃莞爾一笑,道:“時間過的好快,九阿哥帶他福晉行‘初見禮’好像就在昨兒似的,結果眼下孩子都滿地跑了。”
康熙點頭,他也覺得一年比一年時間過的快了。
今年都沒有做什麼,半年就過去了。
宜妃想起十七阿哥的哈哈珠子,道:“皇上,方才臣妾跟陳貴人說十七阿哥的哈哈珠子來著,前幾日給太后請安,見了太妃娘娘,太妃娘娘提及這個,說別耽擱了十七阿哥明年入學……”
康熙這才想起來,十七阿哥明年就六歲了。
那樣的話,提前半年是要看伴讀人選了。
他有些怔忪。
去年的時候,原本他還想著在金依仁的子侄中選一個給十七阿哥做哈哈珠子。
是想著給了曹家跟李家恩典,還沒有惠及金家。
結果如今不用選金家的人了。
“陳家有什麼妥當人沒有?”
康熙問道。
宜妃道:“陳家長孫,年歲合適,性子如何,還要看看。”
康熙道:“那就多看看,要是驕縱的,就算了,別再帶壞了阿哥。”
宜妃點頭道:“等到回宮,叫陳太太帶進宮來瞧瞧。”
不過瞧陳貴人行事,是個極本分的。
陳家是包衣漢軍,在戚屬人家也排不上。
陳貴人年輕,三十三年才入宮,早先還是庶妃,沒有惠及家人的資格。
等到晉貴人,內務府已經換了規矩。
如此一來,陳家子弟倒是顯得比其他戚屬人家本份不少。
不過越是如此尋常人家,越是要看好了家教,否則容易猖獗。
康熙既過來,又是晚膳之前,就在這裡用膳了。
看到了新菜,宜妃跟康熙選擇不同,更愛炒荷花,吃了半盤子。
等到撂下筷子,她就道:“這道菜,惠妃姐姐指定也會喜歡,等到七月裡荷花多了,是不是也可以添到御膳房的膳牌上?”
吃什麼補什麼。
對女子來說,不管多大年歲,都愛惜容顏。
對這種鮮花入菜、鮮花製茶,就沒有不愛的。
康熙點頭道:“回頭朕吩咐這邊總管,每隔幾日往宮裡送些荷花、荷葉……”
宜妃聽了,美滋滋道:“那往後臣妾可得多點兩回……”
康熙有些擔心暢春園的景緻了。
隨即,他想起一件事,九阿哥在南城買了一塊窪地,修建了不少院子出租,中間還圍了一個荷花池。
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