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帶誰來不帶誰來,也輪不到他們兒子說話。
還沒有十四阿哥跟十三再說其他,就有御前小太監過來傳話,皇父傳召。十三阿哥跟著小太監走了。
十四阿哥看著十三阿哥的背影,臉上多了陰鬱。離開的十三阿哥,心裡也不好受。
要知道,十四阿哥搬去乾東頭所之前,可是先住過乾西四所的。
不說九哥、九嫂日常照顧,只說那一回的半夜退熱,也算是半個救命之恩。結果十四阿哥一點也不記好。
偏偏十四阿哥小心眼,還偏執,也不能明面上得罪他。十三阿哥覺得頭疼。
等到十三阿哥進了清溪書屋,康熙就讓他坐了,道:“工部在京畿開了幾個水泥窯了?”十三阿哥道:“三處,海淀一處,房山一處,延慶一處...
康熙聽了,沉思道:“回頭將產量統計出來,給內務府留些備用。”
十三阿哥聽了,有些遲疑,道:“汗阿瑪,兵部在前排著呢,老營房修繕,新營房增建,都打算用水泥磚取代山石....”主要是這些年治河修堤,還有京城不停地改房子,這建房用的石頭成本也越來越高。
因為要從遠處開始拉石頭了。
如今有了水泥,可以用水泥磚來替代石頭,自是各衙門都盯著。之前可著工部,上個月開始才輪到兵部,如今才輪了兩個旗色。
康熙聽了,沉吟道:“打發人熱河周邊勘查,看是否有石灰礦,若是有的話,挨著熱河開水泥窯,還有盛京工部那邊,也讓他們安排人手在盛京城外勘查。”
十三阿哥起身應了。
康熙看著他道:“能開幾力弓了?九貝勒府有個小侍衛,年歲只比你大兩歲,已經能開十四力弓。”
十三阿哥聽了,帶了羞愧,道:“那兒子比不得,如今八力弓尚好,十力弓勉強,偶爾多射幾支箭,肩膀就要紅腫幾日。”康熙看了他一眼,道:“朕記得你早先十力弓尚可,怎麼越發迴旋了?”
十三阿哥漲紅著臉道:“是兒子懶散,出了上書房後就鬆懈了..
康熙看著十三阿哥,搖頭道:“朕的老十三可不懶,這幾年你學差事都精心,只是別忘了騎射,到時候被十四阿哥超了,讓弟弟笑話。“
明明是誇獎的話,十三阿哥卻聽得心驚肉跳,忙道:“兒子一定撿起來,不會再懈怠下去。”
康熙點頭,道:“也是阿哥所地方狹窄的緣故,不方便練習射箭,回頭到了皇子府,多用心吧!”“兒子領旨。”
十三阿哥恭敬道。
康熙想著五阿哥學九阿哥養雞養豬,結果全軍覆沒,也想到了十阿哥在順義將莊子改牧場,養了上千只羊,就問十三阿哥道:“朕記得你剛當差的時候,章家也送了莊子,經營的如何了?”
十三阿哥遲疑了一下,道:“那莊子裡安置的都是章家的戶下人,出息也都是固定的,每年下來佃租幾百兩銀子,兒子就沒有動,依舊是隨著原來的規矩。”
康熙看了十三阿哥一眼,道:“缺銀子不缺?”
他倒是記得聽人提過一次十三阿哥的莊子,好像每年出息的銀子,都讓十三阿哥分給了兩個妹妹。曉得友愛妹妹,很好。
早年就是十三阿哥照顧十四阿哥..康熙看著十三阿哥的目光就多了溫煦。
兒子們一人一個脾氣秉性,可要說起熱心腸,還是要數九阿哥跟十三阿哥。
十三阿哥有些不好意思,道:“是有些不大夠用,不過還好,兒子手中還有幾萬兩銀子,都是九哥上回幫襯著賺了銀子,如今動用了些,大頭還留著,還能再用個三五年。”
主要是大婚之後,開銷就大了。
膳房那邊想要多吃一口,都要自己預備銀子。
還有就是人情走禮,即便自己在宮裡,可也不是小阿哥了,兄弟姐妹跟叔伯人家的人情也要走。康熙喜十三阿哥實誠,道:“還好,曉得自己是當家人,沒想著吃福晉的軟飯。”
只看九阿哥那得意勁兒,就叫人看不順眼。也就是給九阿哥留著體面,沒有揭穿他罷了。
九貝勒府日子過的蒸蒸日上,跟九阿哥這個當家人關係真不大,主要功勞還是在董鄂氏這個內當家身上。只是董鄂氏恭敬不招搖,康熙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他想到了董鄂氏的生母,出身除宗爵人家,阿瑪跟弟弟都不成才,可是卻能將日子過得繁花錦簇。
齊錫跟九阿哥一樣,運氣不錯...
十月廢,感冒、頸椎病、失眠輪著來,心情也跟著抑鬱,也不想跟大家提這些煩躁的事,換了制熱的空調了,室內二十度,十一月小九不許諾了,更新換月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