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尼固珠跟白嬤嬤出去喂鳥,九格格就道:“大格格不是才四歲麼?怎麼就能聽得懂道理了,孫女四歲時的事情都不記得了。”
之前聽說尼固珠住進北花園,九格格心中並不是很贊成,就是因為尼固珠太小了,還是需要人照顧的年歲。
又是個活潑的孩子,她怕擾了太后。
結果看這相處,像個大孩子了。
太后笑著說道:“生日大,又隨了她阿瑪、額涅,機靈著呢。”
九格格忍不住摸了一下肚子,道:“看著大格格,真叫人眼饞,真要說起來,還是小格格更貼心。”
要是女孩,她就能親自教養大。
換成男孩,等到讀書的年歲就要搬離內宅。
太后道:“小阿哥、小格格都行,好好教,都錯不了……”
*
清溪書屋。
康熙看著眼前的摺子。
這是大學士熊賜履的請辭大學士摺子。
前幾日太和殿大朝,不僅倒下了一個王熙,熊賜履這裡也不舒坦。
王熙還罷了,七十好幾的人。
熊賜履這裡,只比伊桑阿大三歲,還不到七十。
可是這衰老也是真真的。
大朝次日就告了假,家人也請了太醫。
康熙看了脈案,不如王熙嚴重,可是腰疾犯了,也在臥床修養。
這些朝廷老人,一個個的要退了。
康熙有些恍惚,眼角的餘光看到了侍立在不遠處的梁九功跟魏珠。
梁九功年歲跟自己相仿,站在那裡,比魏珠矮了小半頭。
早先,梁九功可是比魏珠高許多的,後頭魏珠長個兒,兩人身高也相仿。
如今差了有一個拳頭。
梁九功的臉上,也有了明顯的皺紋,眼袋也大了,髮辮也變細了許多。
魏珠十九歲,脫去少年的青澀單薄,走向青壯。
康熙心中說不出什麼滋味兒。
這樣明顯的對比。
老與少。
在死亡來臨之前,衰老不可避免,且無法掩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