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營與護軍營將士的供給,就不是內務府負責了,而是兵部與戶部。
這也是高衍中提醒九阿哥帶印鑑的原因。
那邊支出都要記檔,不是九阿哥一句吩咐就能行的。
侍衛們與其他隨扈人員的供給,則是內務府這裡負責。
九阿哥道:“糧食跟黃豆還罷了,去年豬肉是怎麼解決的?”
大量的糧食與黃豆供給,這是要驚動地方官府,是從官倉裡呼叫。
其他的,就要自己預備了。
不說隨扈的王公大臣,只說侍衛,每日供給豬肉一斤,若是有回回侍衛,就換成牛肉一斤。
只這一部分,每日供應就是數百斤的豬肉。
高衍中道:“行文沿途行宮與驛站,提前採買。”
有章程就好。
九阿哥就不著急了。
如今還不知道出行人數,不必急著行文,先梳理清楚。
內務府從京城這裡預備的,除了飲食供給,還有各種御用器物,以及備著賞賜來朝官員與地方耆老的賞賜。
聖駕出巡,沿途在職的與致仕的官員,都要請旨朝見,或是得了恩典,奉旨來朝。
在職的官員還罷,多是陛見述職;致仕的官員與地方耆老,御前通常會給下賞賜。
高衍中拿了去年的卷宗與紙筆,一項一項列出來。
十二阿哥在旁聽著,也不插嘴。
門口有了動靜,是十三阿哥來了。
九阿哥抬頭見了,道:“你來的剛好,正要確定這次隨扈侍衛與將士人數呢,你有準確訊息沒有?”
十三阿哥點頭,想了想,道:“比去年冬天人多了,侍衛增加了一百二十人,到了二百七十人,上三旗先鋒營跟護軍營將士增加了二百人,為八百六十四人。”
九阿哥咋舌道:“這加起來扈從一千多了,這還是輕車簡從?”
十三阿哥道:“因要去江南,多了汗阿瑪儀仗,不過後增加這部分人,並不隨聖駕出京,而是分在御舟那邊,過了德州再匯合……”
九阿哥道:“那就是這牽扯的,還多了個鑾儀衛衙門……”
九阿哥負責的是聖駕出巡的後勤供給,自然也包括隨行將士。
他要安排的人手,就不限於內務府。
不過他也不怵。
如何供給都有先例。
他就寫了條子,蓋了私章,一個給兵部,一個給戶部,都是給值堂的主官,吩咐給他們就這次聖駕出巡,指派一郎官專門負責相關事宜。
至於後續,有專門負責的人了,操心的就不是他了。
等著旁人上門找他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