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重、厚重的,為敦。
高貴的、榮耀的,為榮。
這是吩咐人選的寓意美好的嘉號,不過……
康熙提筆劃去了“榮”這一行。
不吉利。
大清皇室至今有一任榮親王,是世祖皇帝愛子,卻是幼殤。
康熙又提筆劃掉了“順”這一行。
不管是十阿哥,還是九阿哥,脾氣秉性跟這兩個字都不貼邊。
真要選了這個字兒,回頭外人還以為是不好的寓意。
隨後,他又劃掉了“慶”那一行。
有福氣還罷,有造化可不是什麼好詞。
他既是一片慈心,自是護著九阿哥跟十阿哥,不會留下後患,讓人拿著封號蠱惑皇子,那樣就亂了,還容易傷父子情分。
他在“敦”字上面畫了一個圈,這個嘉號中平,倒是可以給十阿哥,既顯得鄭重,又不叫人非議。
總共七個字,劃掉了四個字,就只剩下三個。
康熙看著,卻都覺得不滿意,就撂下了筆。
這三個字跟九阿哥都貼邊,也只是一點點兒貼邊罷了。
這會兒功夫,出去傳人的梁九功回來了,帶了安郡王進來。
看著安郡王躬著身子,臉上也有了謙卑,康熙想起了早年的安郡王。
理政親王世子,元配福晉是太后親侄女,繼室是國舅之女。
不管是對著功王后裔,還是對著裕親王、恭親王,安郡王這個小堂弟都底氣十足。
也就是這幾年才開始學著恭順。
康熙很是慶幸,幸好在嶽樂薨後壓了安郡王的襲爵,開始有了親王的降襲之例。
否則按照之前的規矩,親王、郡王都不降,那宗室高爵就太多了。
“坐吧……”
這樣想著,康熙對安郡王神色也和煦幾分。
安郡王謝了恩,側身而坐,等著吩咐。
康熙道:“九阿哥、十阿哥出宮已經四年,差事也勤勉,也滿二十了……”
安郡王不是很想附和。
誇別的行,誇勤勉是不是有些虧心?
康熙已經接著說道:“也添了皇孫,孳生了人口,少了爵俸,日子不寬裕……”
安郡王有些麻木。
內務府全包,怎麼就不寬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