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驛站,高斌看著人手搬草料跟黃豆。
高斌看著剩下的儲備,道:“記賬,挪用黃豆八十斤,草料五捆……”
那驛丞躬身應著,拿了賬冊過來。
口說無憑,這都是公家東西。
高斌就簽字畫押,看了眼前頭的記賬,還是九月底來人,這幾日按照賬冊上的看,是沒有人,所以沒有記。
他望向後頭的馬棚。
後頭養著六匹官馬,馬屁股上都烙了印記,這是歸屬於兵部的,掛在驛站名下,備著兵部使用。
若是有八百里加急之類的訊息,沿途要換馬不換人。
剩下的馬圈空蕩蕩的,沒有外頭的馬。
高斌放下筆,隨意道:“你們這兒倒是清閒啊,這是空著?”
那驛丞道:“入冬了,往北的官爺少了,夏天的時候,出關的官員更多些。”
漠南蒙古各部,都有朝廷的官員輪班駐紮。
高斌指了指旁邊空馬圈裡還沒有收拾的馬糞道:“這是哪位大人出京啊,帶了不少從人?”
瞧著那樣子,十幾二十匹馬。
那驛丞沒有應聲,高斌塞了一個小元寶過去,道:“怎麼回事兒?有什麼說不得的?”
驛丞“嘿嘿”兩聲道:“前幾日是有人歇腳,只是不是官員出京,有些不大合規矩,不過皇親國戚的,都是金貴人,也掏了伙食銀子跟草料銀子,小的也不敢攆人,幸好昨日下晌走了,要不然的話,也叫人心裡不安生。”
高斌詫異道:“皇親國戚?前兩天有人去行宮找大夫,難道是他們?病的如何了,請了大夫沒有,這是回京找大夫了?竟是沒有碰上……”
那驛丞撇撇嘴道:“沒見著請大夫,就見挑嘴了,將驛站後頭的兩籠雞、兩籠鵝都給吃乾淨了,我還得打發人去莊子上收去……”
這是官驛,官員出行入住,還要供應伙食。
高斌問得差不多了,就沒有再囉嗦,帶了人離開。
密雲行宮裡,舒舒與九阿哥簡單梳洗後,正在行宮裡溜達。
“這裡倒是比其他的地方大……”
舒舒道。
三跨五進院,相當於都統府一個半大。
九阿哥指了指北面方向道:“這是挨著關卡,汗阿瑪早年叫人修的,好像還來這邊避過暑,練過兵。”
此處已經是群山環繞,溫度比京城低了許多。
舒舒抬頭,眺望著遠處長城。
天氣晴朗,隔著好幾裡地,也看的真真切切。
幾百年後,此處長城整理出來,成為古北水鎮邊上的景點,她曾過去轉過一圈,爬了幾米就下來了,那六十度的斜度,就算是不恐高,也讓人心驚膽顫。
她記得當時在景區介紹看到,此處長城始建於北齊,明初重修,是直隸跟蒙古中間的屏障。
後世過來,都是人頭,眼下過去轉轉,應該就是包場似的。
“爺,出關必走關卡麼?中間能翻長城過去麼?”
舒舒問道。
九阿哥看了她一眼,詫異道:“難得,居然還有你不知道的事情……”
舒舒坦然道:“我也不能看遍天下書啊!”
九阿哥搖頭道:“不賴你,這關於戰爭跟防禦的書籍,世面上也少,翻不過去的,所以就算有悍匪往北跑,也就是在山裡打轉轉,到不了蒙古,蒙古那邊人南下也是……”
舒舒看著這長城,心裡都添了安全感。
雖說在荒山野嶺修建這樣的工程耗費人力物力,可是對於遊牧民族南下,卻是直接遏制,作用大大的。
等到夫妻兩個溜達一圈,高斌已經在候著,就將驛站的情形如實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