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十二阿哥離開,九阿哥揚了揚下巴。
自己越來越有哥哥的樣子了。
這些小的也是,不叫人省心。
他像十二阿哥這樣大的時候
嗯哼,好像也不大聰明的樣子。
他在心裡吐槽一番,就處理起今日的公務。
都有前例處理起來比較方便,另外要給御史衙門找個地方。
人手不缺,督察院御史輪班就是,地方內務府這邊得給騰出一個。
不過內務府也不缺房宅就是了,皇城裡頭的屋子,都在內務府名下。
就是皇城外頭,地安門外也有不少官房是內務府的。
不過既是督察內務府御史衙門,那還在安置在皇城裡為好。
除了內務府本堂衙門,下頭七司三庫,衙門都在皇城。
九阿哥叫一個筆帖式,將內務府的房宅冊子拿來了,翻了一會兒,在景山西邊找到一倜空院子,三進院,四十六間房。
他就看了下地址,記在條子上,遞給筆帖式道:“遞到營造司,就說這院子要收拾出來,爺要使·”
筆帖式接了條子,往營造司傳話去了。
九阿哥又拿了紙筆。
得給御史找點旁的活兒,不能老想著彈劾人。
那樣的話,為了政績,說不得御史就要吹毛求疵,沒事找事了。
過猶不及。
他是想要人來震懾的,不是來搗亂的。
九阿哥就將內務府各衙門相關差事想了一下,這查賬誰查誰頭疼,不查清楚還不行。
他忍不住笑了。
這不是有了查賬的人了?
非內務府三旗出身,沒有利益相干,只要查出來,就是實打實的政績。
用旁人的頂戴,換自己的帽子,不用人催著,就會好好幹活兒。
有了這個正經差事,也不用閒著沒事兒老盯著人彈劾。
正好。
九阿哥就簡單寫了條陳,從內務府各司院的每年的錢糧數目,到武備院與廣儲司六院的出入庫核銷,這個職責都可以出來。
過去這一塊,不是各司院自己核查報備,就是堂衙門這邊下去人,不是親朋,就是故舊,都能扯上關係,誰也不想得罪人,就是各種瞎糊弄。
就跟前年他來內務府之前揪出營造司的紕漏一樣。
地方行宮行在總管跟營造司報備,營造司撥錢糧跟人手下去,然後裡外勾結,將銀子都貪了。
下去驗收的人,還是營造司的人,左手查右手,直接去分潤了一二。
這御史也算鎮宅了,往後關於錢糧這裡,九阿哥也能省點兒心
木
乾清宮,門口。
十二阿哥站了兩刻鐘,也跟門口的職守太監說了請見,太監也進去稟過,可是裡面還沒有人叫傳。
他站在那裡,神色不變,可是卻察覺到各處打量的視線。
有侍衛、有官員、還有太監。
十二阿哥如同雕像,手中攥著卷軸的力氣卻越來越大。
他想要轉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