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律法禁止“買良為賤”,所以現下除了官奴婢之外,其他人豢養奴僕多是以“養兒”、“養女”的名義。
九阿哥也曉得這個,憤憤道:“這樣狠心的父母,還尋了做什麼?讓他們安享尊榮,憑什麼?”
太后出身蒙古,也是重男不輕女的地方,也理解不了這種父母的想法,就看向康熙。
康熙看著九阿哥皺眉道:“你生在宮裡,長在宮裡,不知人間疾苦,小民百姓人家,天災人禍過不去了,這也是一頭活路,難道要闔家一起死?”
九阿哥自己不是個大度的,卻也大致能猜到王貴人的想法。
或者是真的骨肉難捨,想親爹親孃了。
或許就是怨憤難消,想要讓他們看看她過的多好。
在九阿哥看來,完全沒有必要。
到時候肯定會被佔便宜。
想到這個,九阿哥忙道:“皇阿瑪,等人過來您賞賜可別太大方,小心慾壑難填,給個虛名就行了,讓十五阿哥、十六阿哥面上好看些,賞銀省省!”
康熙黑臉看著他,道:“你這是在教朕怎麼做事?”
九阿哥坦蕩道:“就是覺得不值當,有那銀子賞了貴人,留給兩位阿哥做零花也行。”
康熙還要訓,太后在旁道:“九阿哥說的對,不能便宜了旁人。”
見著太后要護著人,康熙哭笑不得,道:“九阿哥口無遮攔,不知輕重,他本不該在此事上開口……”
這要是讓人傳出去,會怎麼說九阿哥?
倒好像他心歪,不容庶母孃家出頭似的,
太后搖著頭道:“阿哥心中有遠近,這是怕往後王氏跟兩位小阿哥吃虧,這要是舅舅不好,扒著外甥,外甥能怎麼辦呢?”
九阿哥在旁點頭道:“是啊,是啊,汗阿瑪,兒子就是這個意思。到時候還有個孝道在,總不好對外家不管不問的。可是這樣賣兒賣女的人家,親閨女都不疼,還能疼外孫?到時候都是阿哥的麻煩!”
康熙想到郭絡羅家。
九阿哥對那邊不親,對於王家人看不上也說得過去。
只是這裡是江南,儒家禮法講的是,“天下無不是之父母”。
父為子綱,綱常不可逆。
康熙就對九阿哥道:“此事不是伱一個小輩能開口點評的,往後給朕閉嘴,下去吧,再囉嗦還罰你三年俸銀!”
九阿哥立時老實了。
他現下不缺銀子了,可是俸銀到底不一樣。
總覺得那是男人養家餬口的根本,少了就少一份底氣。
他就對太后道:“皇祖母,孫兒先下去了,您跟汗阿瑪說說,別讓人佔了便宜。”
太后點頭,帶了慈愛道:“去吧,去吧。”
九阿哥一瘸一拐的下去了。
太后看著他的背影,帶了心疼,轉頭跟康熙道:“少罵他兩句,只看著這孝心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