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第二天就出發,連帶著“回門禮”都省了,容易讓蒙古人挑禮。
梁九功道:“這……都是阿哥們的孝心……”
康熙氣笑了,道:“別替他們說好話,哪來的孝心,就是想要趁機遊玩罷了!”
眼見他心情好些,不是真惱,梁九功道的:“那九福晉那邊,用奴才去知會一聲麼?”
康熙想了想,搖頭道:“算了,等人到了就曉得了,提前說了也是跟著擔心罷了。”
誰能放心呢?
齊錫那麼謹慎的人,都忍不住安排兒子帶了護院跟著。
四阿哥更是將貝勒府的馬甲派出來了。
不過也因這個緣故,康熙發現九阿哥身邊確實沒有老成人使喚。
九阿哥本身也不是穩重人,怪不得大家不放心。
反倒是十阿哥那邊,還有個尹德可以用。
九阿哥的舅舅們……
想到郭貴人,康熙又放棄這個想法。
九阿哥讓小舅子佔了司儀長,那典儀就要派個穩當人。
康熙心中記下一筆。
*
太后舟中,舒舒也在想九阿哥。
三月初三出發的的話,現在到哪裡了?
過了濟南沒有?
她想起去年北巡時趕路的情形,坐著馬車,每日六十里到八十里很輕鬆,一百里到一百二十里的話就要起早貪黑辛苦些。
不知道九阿哥他們這次南下,每天速度是多少。
要是九阿哥在跟前,會得意洋洋的告訴她,是每日一百六十里!
官道沿途都有驛站,四十里一個驛站。
除了三月初三,因是中午出發的緣故,當天只行了八十里。
其他的日子,都是每日過四驛。
整個隊伍經過齊錫送人、四阿哥送人,已經是一百七十幾人。
九阿哥出發之前就有了規劃,安排人手快馬提前一天去前頭驛站打點。
因為伙食與飼料是大頭。
高斌聽了,就主動請命,負責此事。
只是他身份不足,珠亮就跟著同往。
他雖沒有成丁,可身上已經補了正四品佐領的缺,
於是,每天早上,高斌與珠亮就帶了二十護軍先一步出發,去驛站安排各項供給之事。
其他的人,隨後出發,中午的時候在第二個驛站餵馬,下午繼續趕路。
如此五天半的時間,就到了濟南。
雖說都是官道,可是這馬車跑起來也要人命。
九阿哥覺得身子都要顛散架了,到了驛站,就躺下直哼哼。
十阿哥不放心,過來看時,正聽到九阿哥吩咐何玉柱:“將帽子翻出來,口罩也要,還有手套,明天用……”
十阿哥聽得糊塗,不放心了,上前去摸九阿哥的額頭:“九哥您這是發熱,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