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旨!王上,老臣願以項上人頭擔保,絕對不會出差池。
只需數日功夫,老臣便可以【屠龍術】斬滅周景煥,再以【造龍術】盡吞那後炎身上的水德龍氣。
讓您乘風化龍,飛龍在天,一口氣豪取整個赤縣神州,完成第二次以南統北的偉業!”
立下軍令狀後,錢受之連忙起身,掏出陣圖指揮一群道兵開始在皇陵中佈置儀軌。
“快,將這十萬人按照十歲為一檔,分成六部分,分別對應乾卦六爻,安排到皇陵中的六個方位...”
這世間的【文壇登龍術】大多既是術法,也是經世致用的學問,有著一番大道理。
天道有天道的道理,人道也有人道的道理。
比如:大秦之前任何一個直面遊牧兵鋒的諸侯國,在各自修建長城的時候,全都不約而同地修在了400毫米等降水線上。
因為以此為界,以南的氣候適宜農耕,以北則適宜遊牧,氣候便是阻擋農耕民族北上的“遊牧長城”。
這是天地自然之道!
“人窮少說話,位卑莫勸人”這是血淋淋的為人處世之道!
而《道德經》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補有餘”更是洞悉了天人之理。
脫胎自《易經》的【鞭山尋龍術】當然也是如此。
乾上乾下,元亨利貞。
從上到下依次為,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
用龍作比喻:潛龍、見龍、惕龍、躍龍、飛龍、亢龍,展示了陽氣萌生、增長、盛壯、衰亡的全過程。
也暗示了人生六個階段的行為策略。
用十萬血裔中從幼兒到耄耋老人的人群,模擬這六條龍,便可以輕易牽引後炎的龍氣。
體制之主周景煥首當其衝。
走完全部的六種變化,短則六天,長則十二天。
期間雖然會讓後炎的運勢速發,好運連連,可一旦走到“上九:亢龍有悔”,便是屠龍術發動,後炎兵敗如山倒,國破身亡之時。
參與科儀的力量越強,這亢龍有悔的大勢就越不可違逆。
周溫睿眼中噴射出名為野心的烈焰:
“哼,成功屠龍是教門的底線,而實現造龍,才是我這【亂童虯龍】的追求!”
劉文成毫無疑問乃是千年一出的大才,【鞭山尋龍】可以毀滅,也可以創造。
最兇威赫赫的的確是【屠龍術】不假,但最珍貴的卻是其中的【造龍術】。
從源頭上斬了周景煥這個太祖皇帝子孫中最強的一條大龍。
順便再用【造龍術】將對方的龍氣嫁接到周溫睿自己的身上。
這等手段,比他當初偷走青妍木德龍鱗衣正位九五的手段又高明瞭無數倍。
只不過,一樣是偷是搶,上一次偷的髮妻,這一次偷的則是兒子。
妻子、女兒、兒子、老祖宗,真的是逮到誰就坑誰,某種程度上,周溫睿也算是初心不改的典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