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禮樂制度,便是以“禮”來區別宗法遠近,分別貴賤等級,以“樂”來共融“禮”,使人互相和敬的等級秩序。
兩者相輔相承,自然可以維護貴族的等級秩序,有效地統治人民。
換言之,這就相當於是給一個國家制定了一條上上下下必須遵守的【戒律禁忌】!
一旦觸之,輕則刑,重則亡!
比如:周朝舞隊的行列,八人為一行,叫一佾。
按周禮,天子的舞隊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諸公六佾,諸侯四佾,士二佾。
而演奏的宮廷音樂又分:六代之樂、雅樂、頌樂、房中樂和四夷之樂。
此時,寢宮之中便是行天子之禮,六十四人伴舞,由絕頂樂師共同演奏侍宴時所用的《房中樂》。
就連君王房事都有這種陣仗,這是那些幻想權貴是否用金鋤頭耕地的黔首百姓,根本難以想象的極致豪奢。
可惜的是。
褒姒天性自由浪漫,十分不喜歡這些禮法,甚至對宮中的種種規矩(戒律禁忌)深惡痛絕。
姬宮湦在用各種辦法嘗試過多次之後,都不能讓褒姒展露笑顏,甚至讓她越發冷若冰霜。
但這也讓他越發堅信。
這位寵妃不像其他妃嬪一樣,愛自己的金帛珠玉,愛自己的無邊權勢,那麼她愛的一定是自己這個人!
所以他也一定要讓這位美人開心起來。
這時,一個好主意突然福至心靈,讓姬宮湦頓時眼睛一亮:
“有了!”
“既然愛妃不愛規矩,那今日便為她破上一回規矩!”
直到日上三竿。
梳洗更衣之後的“姬宮湦”,便拉著久承君恩,嬌弱無力的褒姒登上馬車,去往了.驪山烽火臺。
不顧隨從和駐守軍士的訝然目光,還有周禮的約束,這天子攔腰抱起褒姒,三步並作兩步便衝上了高臺。
如今,人間至尊再非人皇。
周天子和分封的所有諸侯,都揹負著萬民願力,不能再透過盜取一顆【殺生道果】得來長生不死。
除非去位除爵成為白身,或許還有一絲可能。
這又跟人活著,錢沒了有什麼區別?
倒是修行已經初具雛形的兵法之道卻是無礙,大周治下的各國國君,有的是力能扛鼎,託梁換柱的豪傑。
“守將何在?快快給寡人點燃烽火臺!”
隨著王遠這位“周天子”一聲令下,守將不敢怠慢,連忙點火。
呼——!
正午時分漆黑的狼煙頓時沖天而起,遠處的烽火臺不知內情,自然也緊隨其後。
一道道狼煙眨眼功夫便傳到了百里之外。
需知,大周為了防備犬戎的侵擾,在鎬京附近的驪山一線修築了二十多座烽火臺。
一旦犬戎進襲,第一個發現敵情的哨兵立刻會點燃烽火,鄰近烽火臺也相繼點火,向附近的諸侯示警。
諸侯見了烽火,知道鎬京告急,天子有難,必須出兵勤王,前來救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