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炎漢古老的祭祀習俗——祭必有屍!
這裡的“屍”並非屍體,而是在祭祀時由人所扮演的祖先或神明。
“屍”的扮演者通常是亡者的直系子孫後代。
一旦成為“屍”,他在祭祀時所代表的就是祖先或神明,哪怕舉行國祀時,一國之君也要向“屍”行禮、獻酒。
典故“尸位素餐”便是出自這古老的“屍祭”儀式,也是光吃飯不幹活的典範。
隨著“屍祭”結束,夜幕也漸漸降臨。
數百口王氏族人魚貫退出,只有一個提著食盒的年輕人留在最後。
為尊貴的“屍”奉上豐盛的飯菜之後,他卻連話都不敢多說一句,好像背後有什麼恐怖的事物追趕,逃也似地退了出去。
腳步輕盈,僅僅幾個跨步就消失在祠堂門外,明顯身手不俗。
單單留下那個扮成王氏祖先的呆愣少年,孤零零地一個人坐在祭臺上,在明滅的燭光中宛若一尊泥胎木塑。
直到確認最後的腳步聲也完全消失在門外的黑暗中。
王遠原本木然的臉色一下子垮了下來,眼神恢復靈動,拼命搓著自己有些僵硬的臉頰,深深撥出口氣:
“十五年啊,你們知道這些年我是怎麼過來的嗎?
勞資如果繼續待在這兒,遲早被這些所謂的血脈親族給害死啊!”
即使此間已經沒人,卻也努力壓低了聲音,顯然對這少年來說謹小慎微已經成為了一種本能。
自降生伊始,穿越者王遠就幸運地沒有經歷胎中之謎。
但幼兒的身體實在太過弱小,與他帶著龐雜記憶轉世而來的靈魂實在難以匹配。
故而在他從小到大接近十五年的時間裡,他的意識時而清醒時而沉寂。
在大多數沉寂的時間裡就像是個智商只有三四歲的痴傻兒,也是所有王氏族人對他的固有認知,根深蒂固毫不懷疑。
但是,隨著身體不斷成長,王遠主意識清醒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就在剛才的“屍祭”中,他此生靈魂和肉體上的不協調之處已經徹底消散,痴傻狀態也就此一去不復返!
此時的王遠,卻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能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危如累卵的兇險境地。
危機源頭不是旁人,正是剛剛還在向他大禮跪拜的北邙山大陵王氏宗族!
說起大陵王氏,就不得不提此世大炎王朝所在的赤縣神州。
這是一個毫無疑問的神詭世界。
道法顯聖,山精野鬼傲嘯山林,妖魔詭怪層出不窮,就算那人人追求的長生不死都不是什麼天方夜譚。
而北邙山上的大墓中除了豐厚至極的陪葬品之外,那些王侯將相、青史名人留下的屍骨本就是極上乘的練法材料之一。
當然不可能少了人手看護。
這居住在山下古槐坳大陵村的王氏一族,便是自大炎朝初代洛陽王“伊厲王周彝”下葬開始,便負責看護這一脈王族陵寢的守陵人。
這份職司由王氏族人世代相傳,到今天為止已經延續了將近兩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