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小時後。
幾個詞條衝上了微薄的熱搜。
【蕭楚老師已從北山中學離職,一首《再別北山》表達了他所有的情感。】
【北山中學十六個老師集體辭職,是因為蕭楚。】
【楚明因為蕭老師轉校。】
本就關心這件事的網友們,立刻開始了圍觀。
“喲?蕭老師居然被記者採訪了?這是真火了啊!”
“好大的場面啊!十六個老師居然一起辭職了?哈哈哈!這下看北山中學心不心痛!”
“看來北山中學這次真的讓老師們寒心了啊!”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好詩!”
“現代詩還能寫的這麼美?!也就只有蕭老師了吧?”
“是啊,我一個外行人都能看得出來這詩有多好!”
“尤其是最後兩句,可謂是點睛之筆!藝術造詣太高了!這種藝術層次,真的不是什麼陳文進之流能達到的!”
對於這首詩,網友們仍然是讚不絕口,甚至一些詩壇的知名詩人都出來稱讚了一番。
當然,不包括之前打壓過蕭楚的那些詩人作家,那些人一直在裝死。
但很快,網友們也冒出了和那些老師一樣的疑惑。
為何蕭楚的這首詩,會表達對北山中學的留戀?他不是已經對這個學校失望透頂了嗎?
不久後,一個京城大學文學系的教授突然在微博上發言了:“蕭老師這首詩,想表達的不僅是留戀之情和惜別之情,更多的,其實是理想幻滅後的感傷之情。”
“其他暫且不談,就說這一句——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潭水上漂了很多的水藻,擋住了一部分霞光,零零碎碎的,有的紅,有的綠,好像柔水一般,非常形象。這個"揉"寫的很好,是他夢想的破滅。”
“可見,蕭老師對於北山中學,對於教師的這個職業,曾經是抱有很純粹的理想的,但現實卻讓他的夢想幻滅了——被走後臺搶走提名,被傲慢的校領導發律師函,被辭退……一切的情感,都在這首詩中。”
“我只是簡單的解析了一句,這首詩遠遠沒這麼簡單……蕭老師這個人,真的太讓我驚豔了…”
網友們一看,頓時驚為天人!
“臥槽?原來還有這一層意思啊?!”
“666!京大的教授都親自出來解析了?!蕭老師牛逼啊!”
“原來蕭老師是想表達這樣的情感啊?哎,是啊!北山中學這簡直就是幻滅了一個好老師的理想!”
“北山中學的校領導簡直無惡不作啊!”
“垃圾北山中學!艹!看把蕭老師傷心成什麼樣了?!”
得知了蕭楚想表達的“真實想法”後,網友們對於北山中學的憤恨瞬間又抬高了一個層次!
這麼好一個老師,你們憑什麼要讓他失望!
這麼好一個老師,你們憑什麼要辭退他!
你們憑什麼還不道歉!還要給別人發律師函!
真是無法無天了?!
一時間,對於北山中學的謾罵討伐之聲,越來越多了。
……
如果蕭楚知道網上的輿論變成這樣了,他絕對會傻眼。
因為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這首詩有什麼更深層次的含義啊……
他就是拿出來裝個逼,順便總結一下教師生涯而已,你們做什麼閱讀理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