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端午時節。
百索艾花銀樣鼓、粽子白團香糖果,艾草菖蒲紫蘇葉……
大街小巷,吆喝喧鬧,空氣裡飄散著端午的香味兒。
趙玉卿的小轎悄無聲息地落在錦莊瓦子的門口,她打簾子看一眼,尚未下轎就變了臉色。
“怎會是瓦子裡的姑娘?”
錢婆子態度恭敬地垂手在側,臉帶尬態地笑:“那天來相看,老婆子是這裡瞧見的人。沒得殿下首肯,人家的來歷是不敢隨便去打聽的,免得壞了名聲……”
趙玉卿瞥她一眼,眉頭皺了起來。
“罷了,先進去看看再說。”
瓦子就瓦子吧,雖說男人們都喜歡在這裡尋歡作樂,裡頭的清白姑娘也不少。
趙玉卿想了想又放下簾子,猶豫地道:“你去使些銀子,把人叫出來我看一眼便是了。”
錢婆子曉得長公主金尊玉貴的身份,是決計不肯輕易去瓦舍這種娛戲之所的。
她輕輕誒一聲應下,便屁顛屁顛地往錦莊大門走去。
趙玉卿觀望片刻,讓轎伕把小轎抬到對門,安靜地等待著,腦子裡一直在如果那姑娘當真與張小娘子長得相似,要不要計較她出身的問題中糾結。
不料,錢婆子卻慌慌張張地出來了,眉眼間又喜又憂。
“殿下,殿下…………”
趙玉卿不滿地看她一眼,示意她不要在大街上叫自己的尊稱。
“怎麼就你一個人出來?”
錢婆子福了福身,道:“殿下,一個好訊息,一個壞訊息……”
長公主沉下臉,“哪裡學來的毛病?你好好站直了說。”
“是是是。”錢婆子滿臉堆著笑,“好訊息是她不是錦莊裡賣藝的姑娘。”
長公主黑眸一亮,“那是哪家的千金?”
錢婆子再一次拉垮下來那張老臉,“這個……便是壞訊息了。小的打聽到那姑娘是隨大理使團入京來朝貢的,是大理國的姑娘……”
“這哪裡是什麼壞訊息?”
從本朝太祖開始,與大理王國便十分友好,大理經常派使節前來汴京進貢,大宋也常對大理進行封賞——
大理段世子之死和儂智高叛逃大理這兩件事情,雖然對雙方關係有一定的影響,但雙方不會因此而撒破臉,長公主自認為她家的身份,再尊貴的大理姑娘也配得上。
“那我們便去驛站瞧上一瞧。”
“不是,小的不是這個意思……”
錢婆子擺擺手,大抵是有點著急了,額頭上都滲出汗來,說得結結巴巴。
“我方才打聽過了,那姑娘是個瞎子!”
瞎子確實是壞訊息,但長公主原本也只是想一個人找來給兒子解悶,管她是瞎的還是啞的,只要長著那樣一張相似的臉龐就行。
她剛要吩咐錢婆子動身去找人,那大喘氣的錢婆子嘴裡又蹦出一句。
“那個瞎眼姑娘方才還,還墜河了——”
“墜河?”趙玉卿哭笑不得,“你這裡只是一個壞訊息?”
錢婆子嘿嘿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