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情緒因她的話而消散。
在這分開這些數月,暑去冬來,傅九衢沒有一日不想營救辛夷。甚至猜測過她在見不到自己的時候,會是怎樣的失望、埋怨……
但她沒有。
她瞭解他一如他了解她。
他們如此默契地知道對方的處境艱難。
二十萬大軍南下,戰事一開就沒有回頭路,宋廷從上到下一致支援徹底剿滅儂智高,封官許諾這種“恥辱”的建議,只會遭來朝臣的唾棄——反正打仗死的也不是達官貴人的孩子。
在這個節骨眼上,張巡帶著聖旨來到賓州,成了陣前欽差,要求傅九衢奉詔回京。
傅九衢離京數月,並不知道千里之隔的汴京發生了什麼。對張巡突然蒙得聖寵,頻繁擢升卻沒有引來朝臣的反對,也甚感驚異……
但今日的張巡再不是昨日的那個結義兄弟。
張巡拿著尚方寶劍,出口便是官家口諭,對傅九衢更是公事公辦,不講半分情面。除了不許傅九衢再插手儂宋之戰,更不許他因為一個女子擅自行動,破壞宋軍大計。
欽差大人不肯營救辛夷。
儘管曹翊和狄青等人,都表示可以緩兵之計,一面和儂智高談,一面擇機救人,但張巡都以官家之名對此矢口否決。
並且,張巡以出京前得了官家的明旨,“便是用綁的,也要將人綁回去”為由,直接指揮兵卒扣押傅九衢,同時將他軟禁在宋軍營地——
這些日子,傅九衢不是不來救辛夷,是不得不隱忍剋制。
事發後,狄青一再奉表朝廷,對此大為不滿,但在軍驛一來二去的旨意傳遞中,數月過去了,趙官家卻不曾改變心意,並再三催促,將抗旨不遵的傅九衢押解回京……
離營前,傅九衢與狄青相談一夜,次日答應奉旨回京,結果在回程途中私自離隊,潛入三十六洞的溪洞,喬裝打扮後同溪洞長老一行,來到儂寨。
“不救十一,我誓不回京。”
這是傅九衢向狄青辭行時說的最後一句話。
從刀光血影的宋營到殺氣騰騰的儂寨,短短數月的經歷說出來只有幾句話,但箇中的兇險和博弈的滋味兒,卻是常人難以想象。
當然,傅九衢並不準備將一切都告訴辛夷。
凝視著越來越近的敵軍和幽深無限的山林,他也只是雲淡風輕地一笑。
“九哥永遠不會放棄十一。”
“我知道。我都知道。”
辛夷深吸一口氣,握緊傅九衢的手,聞著山林裡獨特而複雜的氣味,感受著他指尖的溫涼,笑得差點流出淚來。
“只有你會救我。如果你不來,那我這輩子……可能都回不去大宋了。”
傅九衢紅了眼睛,微微低頭,在她鬢髮一吻。
“你在哪裡,我就在哪裡。”
辛夷不是感情用事的人,因為穿越的原因偶爾還會抽離出這個世界,像上帝般思考人生。但這一刻,在那極盡溫柔的氣息裡,看著傅九衢削瘦清減的模樣,過往畫面碎裂成一片一片,錯雜拼接,彷彿已過去很多年的時光,等她從漫長中驚醒,這才恍惚發現,自己早就不是那個可以冷眼旁觀的中醫師辛夷,而是傅九衢的十一。
馬蹄聲嘚嘚而來,卷著寒風呼嘯入耳,辛夷甚至來不及和傅九衢多說些什麼,便聽到密林裡山呼海嘯般的口號。
“大王到!”
“大王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