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說的是什麼呢?其實以前的觀眾也有問過,包括你也問過我。”羅元浩對著張偉誠懇地說。“其實就是關於我為什麼能夠感受到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現在,我有了一個比較好的解釋。”
張偉點點頭,示意他繼續說。
“靈異敏感。其實可以用這個來解釋。”
“人體的毛髮,松果體,比自身的五官更加敏銳,會對周圍的溫度、氣壓、磁場產生感應。”
“溫度和氣壓,人人都能感受到,今天天氣炎熱或者寒冷,今天氣悶或舒暢。能感受到這些,沒什麼稀奇的。”
“關於磁場,很多人甚至不清楚自己是否有感受到。當然這裡的磁場並非指大型磁場,比如星球之間的吸引力,地球能夠吸住人之類的。而是指更加微妙玄感的磁場。”
“這種磁場,可以粗略地分成三個級別,由低到高分別為:
一、手指與額頭;二、目光與磁場;三、心靈與感應。”
“第一個手指與額頭。”
“呃,怎麼說呢?當一個人把手指指著另一個人的額頭之時,被指著額頭的人,有的人會感覺癢;有的人會感覺痛;有的人會感覺脹;有的人會感覺暈。”
“但是,如果一個人閉著眼睛,在無法感受到光線的情況下,也能準確感受到眩暈,並且能夠清晰感受手指距離自己額頭遠近,更有甚者連方向都能判斷出來的,那麼他,或者她,或者它,就是能夠感受到磁場的。”
“為什麼我這裡要說三個ta呢?因為我發現,我的小奶牛也會閉眼後產生眩暈……”
“沒錯,這就是對磁場比較敏感的表現。”
“第二個,目光與磁場。”
“人越成長,越麻木。大家在上小學或者初中讀書的時候,可能比較敏感。比如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在班級裡的時候,是不是偶爾感覺後背癢癢的,好像有人在看你,結果一回頭,還真的有人在看!”
“人的眼睛能放射出微弱磁場,只有極為敏感的人,才能感受到。”
“同樣的,當你非常集中注意力地看著別人時,ta可能會很快意識到你的存在,並且回頭來看你!”
“第三個,這個比較玄,是心靈感應這類的。”
“比如兩個好朋友做夢,彼此都做了個極為相似的夢境。在某個平凡的午後,互相之間說起了夢,才知道彼此都做個這個荒誕的夢境。”
“又比如兩個同樣住在偏遠地區的人,通訊不便。突然之間彼此思念,最終在同一天去看望對方!”
“比如動物。比如人們最熟悉的狗,能在主人回到家之前二三十分鐘,就感應到主人即將回來,於是開始蹲坐等候。有些狗也許會產生極為激動亢奮的情緒,甚至會有亂撒尿的情況。”
“這是有研究案例的,前提條件是寵物必須獨處,而且和主人極為親密,達到家庭成員的程度。”
“當然,產生這種反應的情況,不是主人下班或放學的時間,而是出差或者其他不確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