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接著宣判道:“首犯嘉興知府王安,作為一府父母官,知法犯法,押送京城,移交刑部。”
“從犯趙四,鑑於身死,不予追究,從犯周泰舉報有功,功過相抵,不賞不罰。”
“沈佑,賑災有功,當堂釋放,另外鑑於沈佑的功績,可免除三年賦稅,以期再接再厲,為朝廷分憂。”
沈佑急忙起身,對張俊行禮道:“多謝欽差大人!”
“呵呵”
張俊笑道:“沈佑,你受苦了,本官會奏請朝廷封你為仁義員外郎,也算是給你的補償了!”
聞言,沈佑再次感謝,脫下囚服,換上了楊承業給他帶來的衣服。
“好,欽差大人英明,簡直就是包青天在世!”
堂外圍觀的人群聽到張俊的宣判,紛紛叫好。
唯有楊承業嘆息,王安乃宰相秦檜的門生弟子,到了京城刑部當真會判他有罪嗎?
到時還是無罪釋放,換個地方繼續做他的知府大人。
對於南宋的腐敗,楊承業已經感同身受。
這時,張俊看向了楊承業,問道:“楊公子,不知你接下來有何打算?”
“不如隨本官前往京城,以你的聰明才智,他日前途不可限量!”
楊承業拱手道:“多謝大人美意,在下只求義兄無罪,至於在下三年之後會前往京城參加科舉。”
“好,有志氣!”
張俊撫須讚賞道:“他日到了京城,有任何需要都可以來找本官!”
楊承業與沈佑離開知府衙門,坐車出城返回沈家。
車上,沈佑感嘆道:“沒想到這欽差大人還是一個好官,也算是當今濁世的一股清流了!”
對於沈佑給張俊的褒獎楊承業不置可否,對沈佑問道:“大哥,對於免除三年賦稅,你怎麼看?”
沈佑笑道:“還能怎麼看?簡直就是太好了,別說免除三年賦稅,就算是免除一年我們都會大賺特賺,至於給難民提供的那些就是九牛一毛。”
“哥哥我決定了,要給災民改善伙食。”
楊承業知道,三個月後淮河水就會退卻,那些災民便會返回家鄉,也就是說沈佑只需再給災民提供三個月的幫助就可以了。
“大哥,我有個想法。”
楊承業突然想到了什麼,對沈佑說道。
“兄弟,你說。”沈佑看著楊承業。
楊承業說道:“你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你無償供給災民,並不可取,反而會令他們懶惰。”
“你不如以工代賑,讓災民幹活,你付給他們工錢,如此雙方都有益。”
聽了楊承業的話,沈佑笑道:“還是兄弟你想的周到,就這麼辦。”
二人回到沈家,沈家人已經得到訊息,紛紛出門相迎,就連所有難民全部站在兩旁,夾道相迎。
楊承業對沈佑說了一聲便匆匆離開,他可不喜歡這個場景,讓沈佑自己去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