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畢再遇臉色頓時變得鐵青起來,接著沉聲說道:“楊公爵說的不錯,家父確實官至武義大夫,但是一年前得罪了當朝宰相張俊。”
“張俊在皇上面前參了家父一本,皇上便下旨免除家父官職,發配交趾。”
“家父年老體衰, 病死途中,家母也一病不起。”
“幸好有沈公子路過,不光幫家母治病,還贈送我銀兩…………”
楊承業得知,沈福外出正好碰到了住在客棧裡的畢再遇母子。
由於畢進做官清廉,從不貪墨, 以致於家無餘財,畢進死後更是一貧如洗。
畢再遇別說是給其母治病的錢, 就連住店的錢都付不起。
沈福心善,不光請郎中治好了畢母的病,而且還留下了銀子。
畢母得知後責怪畢再遇不懂知恩圖報,令畢再遇非常自責。
最後畢再遇背母追沈福,投靠沈家莊。
聽了畢再遇的講述,楊承業再看沈福的眼神已經不一樣了,非常佩服沈福的識人之明。
這時,沈福再次指著一名身材瘦小,臉上長滿疙瘩,二十多歲的青年說道:“這位是趙方趙大哥,文武全才。”
“趙方?”
楊承業再次一怔,趙方南宋潭州衡山人,字彥直,進士出生,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陽府,指揮所部數解棗陽圍,以功進煥章閣直學士。
後又大敗金駙馬阿海於淮西,升至進太中大夫、權刑部尚書, 遷京湖制置大使。
趙方帥邊十年,以戰為守,使京西一境屢免金人**之禍。
趙方在官留意人才,名士陳咳、遊九功與名將扈再興、孟宗政,皆其所提拔,病危時,猶貽書宰相,論疆場大計,乃南宋有名的伯樂。
此時,趙方剛剛中了進士,不過在與當地惡霸爭鬥之時失手將對方打死。
而那惡霸則是衡山縣令的內弟,被知縣通緝,趙方逃跑到了沈家莊被沈福所收留。
接著沈福又介紹了一名十一二歲的少年,名叫餘玠。
餘玠字義夫,別號隱樵,南宋末年著名將領,軍事家、政治家、詩人,官至兵部尚書、拜資政殿學士。
餘玠是分寧縣湯橋鄉長茅村人,在蜀時期,構築山城防禦體系,以抗擊蒙古軍。
餘玠與蒙古軍大小三十六戰,戰果顯著,後又率軍北攻興元府,還擊退進擾成都、嘉定的蒙古軍。
餘玠受任於南宋危難之際,竭力經營巴蜀,為支撐南宋王朝半壁河山做出了傑出貢獻。
寶祐元年,宋理宗聽信讒言,召餘玠回朝,餘玠聞召不安,暴卒於四川。
此時的楊承業已經麻木了,對於沈福已經心服口服了,這些人都是歷史上南宋有名的將領,無一不是戰功赫赫之輩,如今卻都依附在了沈福的麾下,看來這歷史即將在沈福身上改變了。
最後沈福又對楊承業介紹了王堅、張珏、扈再興,無一不是歷史上南宋名將。
楊承業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離開的,只覺得自己的心砰砰直跳,惹得旁邊的眾人都面面相覷。
楊承業還打算勸說沈福,想要幹成那番大事,光憑他的血氣之勇不行,還必須有得力的手下與將領,如今看來自己的想法還真是多此一舉了。
沈福已經想到了他的前頭,如今的沈家不光富可敵國,組織了一支強有力的武裝隊伍,而且還聚集了一些文武將領,確實是一個妖孽一般的存在。
最後沈福與畢再遇他們還帶著楊承業與郭靖檢視了一番那支五千人隊伍的訓練情況,確實是一支威武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