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林榮亨在香江的身份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休整一晚,第二天一行人來到巴克萊銀行的會議室,談判關於投資黃金的事宜。
巴克萊一番派了一位負責投資業務的副總裁理查德,還有銀行業務的一位經理尤里,加上數位管理層,一通進行談判。
首先,林榮亨對8800萬美金的貸款利率進行了談判,畢竟如果按照正常貸款利率,自己需要付出3成,這無疑讓自己的盈利大減。
“和我合作的美資財團,給予我的利息只有10厘!所以我希望貴行考慮優惠到11厘,如果合作達成,將來我們會有更多的業務往來!”
“這....林先生,我們願意以12厘的利息向您進行貸款!”
“尤里經理,我旗下的產業市值在10億美金,而我打造這樣一個商業王國只需3年,貴行莫非認為我不是一個值得長期合作的夥伴嗎?”
哪怕是1厘,也是足足上千萬港幣的利息,林榮亨自然要爭取一下。
巴克萊銀行眾人低頭商量一番後,尤里點頭同意道:“我們當然希望收穫林先生的友誼和信任,就按11厘計算。”
接著理查德詢問道:“林先生的資金何時到齊?”
林榮亨說道:“我採取分批次支付,預計12月底,我全部支付5億港幣的投資金。”
理查德又問道:“那林先生對於現貨黃金的交易期限,有沒有限制?”
林榮亨搖搖頭,說道:“期限倒是沒有,但需要貴方儘快,畢竟我既然投資黃金,肯定有預測黃金在明年會有一波漲勢!”
理查德自信的笑道:“這一點林先生放心,倫敦金每天的交易額在40噸左右,只要資金到位,我們很快就能幫你完成交易!”
林榮亨點點頭,倫敦金和蘇黎世的黃金交易量,在這個時代還是高於紐約市場的,特別是倫敦金已經有300年的歷史了。
當然,這個時代的現貨黃金交易,大多數投資者是不拿黃金實物的,而是由銀行開通的黃金賬戶來交易;一般銀行會根據客戶的交易需求,進行黃金實物交割。
倘若銀行不進行黃金實物交割,虧損自然也是自負!
不過,林榮亨特意交代巴克萊銀行方,自己需要租賃金庫進行儲存自己的購買的黃金,交易完成後,林榮亨還會來參觀自己的黃金。
不是擔心巴克萊銀行賴賬,而是林榮亨要心裡有底,畢竟這筆投資足足兩年,自己不見到實物黃金,多多少少不踏實。
雙方的談判由雙方的律師和會計參與下來,林榮亨也不擔心這中間有什麼問題。
......
巴克萊銀行這裡達成協議後,林榮亨沒有時間去倫敦旅遊,而是接著趕往蘇黎世。
比起巴克萊銀行,林榮亨自然更信任瑞士的兩家大銀行,所以林榮亨的40億港幣的黃金投資,有一半是交給瑞士銀行來完成。
依舊是同樣的條件,瑞士銀行答應的爽朗多了。
林榮亨承諾1973年1月前,完成10億港幣的支付;瑞士兩家銀行也表示1月前完成交易,並歡迎林榮亨隨時來視察屬於他的金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