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後面牛奶股票雖然被炒高,但是別人吃不下這麼多怎麼辦,自己豈不是隻能透過換股?
不過,置地的股票好像最高也是127港幣,自己就算透過換股,也可以獲利比現在多。
所以,最終林榮亨決定再等等,畢竟牛奶公司還沒有抗拒,置地也還沒有猛攻,自己要將利潤最大化,反正又不會虧本。
“等牛奶公司公告吧!”
“是,老闆!”
見交易大廳人逐漸多起來,林榮亨回到辦公室,沉下心來思考。
這次將牛奶公司和置地公司的股票平倉後,差不多可以獲得1.8億港幣的資金;其它幾隻股票差不多也要平倉了,可以獲得3.5億港幣的資金;刨除1億港幣的貸款成本,以及約2000萬港幣利息加佣金,自己在11月份可以獲得4.1億港幣。
這些資金需要立馬投入到購買黃金當中,不能耽擱了,畢竟只有11月份至明年的1月份,這三個月是最佳買點, 價格在65美元每盎司左右;明年的二月份,可就漲到了85美元了。
林榮亨打算以槓桿購買實物黃金,即先購入4億港幣的黃金存放至銀行,然後再從銀行貸款4億港幣又去購買黃金;這樣,就相當於投資放大了一倍,以後的收益也會多一倍。
與此同時,林榮亨還得開始減持恒大地產的股票,當前恒大地產的市值為35億港幣,即每股46.5港幣每股,林榮亨持有4630萬股,總股本為7480萬股。
考慮到市場火熱,恒大地產市值到明年三月至少可以漲到50億港幣,預計平均減持價格在55港幣每股左右,林榮亨打算減持3000萬股,套現16.5億港幣!
而另外兩家上市公司,林榮亨打算每家公司套現2億港幣。
這樣一來,林榮亨要在市場上套現20.5億港幣;從這裡面拿出16億港幣,去投資32億港幣黃金;加上前面的8億港幣黃金,林榮亨一共投資40億港幣的黃金實物(實際支出20億港幣)。
所以,林榮亨打算11月份去英國和瑞士一趟,尋找合作的銀行,讓那些銀行代為購買黃金;這種合作那些大銀行絕對不會拒絕,畢竟他們本來就有這個業務;如此龐大的投資,光是抽佣和利息賺翻天。
40億港幣的黃金,其實也就7億美金的黃金,按照均價66美元一盎司計算,也才不到300噸黃金。
倫敦金和蘇黎世黃金市場,這個時代都是黃金現貨交易,即委託各大銀行開設黃金賬戶,不用提取黃金;當然了,客戶也可以要求透過運輸公司運送方式進行,若要運往國外,一切運費、保險費及進口關稅和有關稅金都要由顧客承擔。
倫敦金和蘇黎世黃金市場,每天的成交額都在上萬筆,總交易額約為90噸左右。
特別是瑞士的蘇伊士,黃金市場異常火爆,南非80%的黃金流入蘇黎世,以及蘇聯的黃金也流向這裡,使得瑞士不僅是世界上新增黃金的最大中轉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黃金的儲存中心。
總之,林榮亨的投資雖然大,這兩個市場卻可以輕易消化,也許一個月時間就能完成收購,所以林榮亨不擔心這筆投資泡湯。
更何況,就算黃金漲到85美元每盎司,也是有利可圖的;畢竟到1974年底,黃金的價格將在188美元每盎司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