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報社。
林榮亨召集一眾高層,舉行了一個會議,主要是討論上市的事情。
當前,現代報社一共有四份報紙及雜誌——《現代日報》、《現代晚報》、《經濟日報》、《現代週刊》;其中《現代日報》全球銷量33萬份、《現代晚報》港澳銷量為8萬份、《經濟日報》全球銷量為9萬份、《現代週刊》周銷量為7萬份。
這樣合計下來,平均每天有51萬人在看現代報社的刊物,離林榮亨的目標已經完成了一半。
而現代報社每月的盈利為120萬港幣左右,年盈利在1500萬港幣,可謂十足香江報業霸主;公司目前不僅沒有債務,反而還擁有流動資金600萬港幣。
論規模和盈利能力,成立兩年多的現代報社,已經超過了星島報業。
林榮亨望著現代報社的9位高層,俱是臉上帶著一絲激動、興奮的神色,因為大家手裡都握有不少現代報業的股份。
目前現代報社的股份情況是:林榮亨擁有700萬股,黃仁奇擁有170萬股,職工持股130萬股;期間,一些職工主動尋求套現,全被被林榮亨個人出資拿下,一共是20萬股,均價6港幣每股,簡直便宜的讓林榮亨賺翻天。
林榮亨首先說道:“從現在開始,現代報業啟動上市計劃,爭取在8月份進行上市!”
眾人頓時喜笑顏開,終於聽到老闆拍板了!
羅兆佑開口說道:“財務公司選擇哪一家?”
林榮亨想了想,就說道:“就獲多利財務公司和新鴻基財務公司吧,我會親自找他們主腦談的!”
將公司進行上市,首先就得委託包銷公司,然後包銷公司擬定上市申請書,準備公司章程、招股章程、公司實績、各項賬目等附件。
恒大地產在1970年上市,上市前只用了1個月的籌備期;隨著股票市場的旺盛,上市公司日益增加,上市的各項工作也變得更多了,所以一般兩個月的時間是沒有問題的。
雖然籌備時間變長了,但上市的要求其實沒有增加難度,就連酒樓都可以上市,只要公司資產達到2000萬港幣。
......
與此同時,林榮亨在寰宇影業的高層會議上,也宣佈了為上市做準備的計劃。
寰宇影業的股份情況是:林榮亨個人持股90%,嘉禾原創始團隊持股10%。
在會議室,林榮亨說道:“在過去的一年半時間裡,寰宇院線總計投資了1000多萬港幣成立新的院線,但這些院線都分部在香港,對於海外的院線尚未涉獵,但我們的電影在海外票房很高,所以就急需自己擁有院線。所以,鄒總經理你去和國泰機構談,我們要收購他們手中的東南亞院線業務,看看有沒有希望?”
此時,李小龍的電影才在海外放映一部,就已經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績,後續還有足足五部電影;如果能在東南亞擁有眾多的院線,顯然僅憑李小龍的電影票房,就能讓投資收回很大一部分。
一眾高層有些吃驚,鄒文懷直接說道:“國泰機構是東南亞的大型院線,若是想收購,恐怕資金需要5000萬港幣左右!老闆的意思,利用股市泵水來完成這筆交易?”
林榮亨點點頭,自信的說道:“寰宇影業如果在八九月份上市,以25%的公眾股份,集資5000萬港幣是沒有問題的!如果還有資金缺口,後續可以利用貸款和發新股來完成這筆交易。”
鄒文懷、何冠昌等原來嘉禾團隊的人,此時發現,嘉禾被寰宇收購後,更像走入了一個資本社會;當然了,這些人依舊只是在負責電影業務,但作為老闆的林榮亨實在太擅長資本遊戲了。
原本大家以為,併入寰宇電影之後,每年可以享受分紅,現在看來公司那裡有錢去分紅,寰宇影城需要錢去建設,寰宇院線也需要錢去建設;不僅票房的錢大部分用在了這兩個專案上,寰宇影業至今還欠著2000萬港幣的鉅額債務。